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婚姻常识

中俄两国有多少对跨国婚姻家庭,中俄跨国婚姻介绍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婚姻常识 时间:2022-11-21 01:02:1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中俄两国有多少对跨国婚姻家庭,中俄跨国婚姻介绍所】,以下3个关于【中俄两国有多少对跨国婚姻家庭,中俄跨国婚姻介绍所】的信用卡逾期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信用卡逾期知识。

  • 中俄跨国婚姻到底咋样?俄媒:地理优势使中国男士组团赴俄相亲
  • 我,90后天津人,和前任恋爱9年依然分手,如今娶了个俄罗斯媳妇
  • 我,俄罗斯人,学汉语嫁给大4岁中国人,中俄文化差异闹很多笑话
  • 中俄跨国婚姻到底咋样?俄媒:地理优势使中国男士组团赴俄相亲

    在美国有一句俗语:

    “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和中国的饮食。”

    2016年10月,在西伯利亚的一家宾馆的餐厅里,中国男士西装革履、俄罗斯美女身材高挑,双方侃侃而谈,就婚姻问题大抒己见。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商务会议,而是一场正儿八经的相亲会!

    这些中国男士来自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大都处于适婚年龄。

    据当地的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男子最初想要蓝眼睛、白皮肤的新娘。然而去年最终建立起关系的却是棕色眼睛、肤色较深的姑娘。”

    可见,就在中国家门口的西伯利亚成为了中国男士的优先选项,俄媒表示:是地理优势使得中国男士“组团相亲”活动盛行。

    那么,中俄通婚的历史渊源如何?真的是地理优势使得“组团相亲”成为热潮吗?跨国婚姻听起来“高大上”,事实上又果真如此吗?

    (中俄跨国婚姻)

    一、现状与历史:中俄婚姻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世纪的中国与苏联关系最为密切,跨国婚姻开始增多。

    1901年,中东铁路建成后,中国境内居住的俄罗斯人增多,一方面与当地中国人的交集增多,极大地增加跨国婚姻中的相处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前后经历了几次思想解放运动,西方自由思想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再像以前一样受封建牢笼所桎梏,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使得人们敢于追求自身的幸福,这为中俄跨国婚姻的促成奠定了最原始的思想基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曾在苏联留学。

    成绩优秀、做事认真的刘允斌很快就吸引到了俄罗斯姑娘玛拉垂青,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在某一年的暑假,刘允斌第一次带妻子回国,虽然家人对她的态度都很亲切,但语言的障碍、异国他乡的差异还是让俄罗斯姑娘感到不适应。

    (刘允斌一家人合影)


    尽管困难重重,两人还是在刘允斌大学毕业后结婚了,婚后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并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取名为阿廖沙、素妮娅。

    婚后,刘允斌不仅不抽烟不喝酒,体贴妻子,疼爱子女,还主动揽家务事,这在俄国来讲是绝无仅有的好男人。

    由此观之,刘允斌的婚姻和自己的留学经历息息相关。

    而作为中俄边境城市的居民,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大批俄罗斯人在此地来来往往,都让此地边民与他国国民的接触机会更多。

    战争的催化亦是我国中俄跨国婚姻历史上的重要内容。

    在中俄边境,有一座因距满洲里三十华里而得名“三十里店”的村子,其大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山东迁徙来的农民聚集而成。

    到1932年日本人占领满洲里前,三十里店已有三栋房,五户人家,十五口人。

    此地人口虽少民族成分却多,仅有的三位成年妇女中,一位汉族人,一位俄罗斯人,一位日本人,都是给山东大汉作媳妇。

    在故事《我的娜塔莎》中,日军于1941年发起进攻,围剿抗联战士庞天德所在部队,部队损失惨重,庞有幸被俄军娜塔莎所救,二人在对抗日军的作战中产生了爱意,结成连理。

    (娜塔莎)


    现实中的真实事件为男方是大连人,女方是俄国人,两人因战争结缘,后结婚生子,但中苏关系友好性降低,女方被迫回国。此后的50多年,他们未婚娶,中苏建交后又重逢。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先进技术人才,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为了便于对留学生的管理,规定在留学期间不准结婚,全力集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但当时的留学生都正值青春年华,男女同学相互爱慕,且当时苏联男女比例失调,女性比男性人口数量多,苏联女孩深受中国男性刻苦、忠诚、正直、无不良嗜好的魅力的吸引,而中国男孩也为苏联姑娘美丽的容颜、开朗的性格、大方的举止所倾倒。

    因此,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在彼此间不断碰撞与磨擦中滋养了爱情的火苗。

    直至1955年,苏联禁止通婚的规定被取消,横在中苏青年间的壁垒被正式打破了,苏联姑娘主动对中国青年展开情感攻势,有一列宁格勒的中国留学生与苏联姑娘就是在此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两人结婚。这也是在留学期间成就的第一对中苏跨国婚姻。

    (在苏留学的中国学生)


    据留学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回忆:“在50年代,留学生的中苏跨国婚姻约有五六十对。”

    进入21世纪,民众的婚姻家庭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逐渐转变为开放,思想越来越新潮化,对于结婚对象的要求也不仅仅是选择国人。

    相比于北上广深的“组团相亲”,北接俄罗斯联邦的内蒙古满洲里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当地,中俄贸易往来如火如荼,许多俄罗斯人携俄货来满洲里做生意,中国人也会带国货去俄方做买卖,两国人民来往密切,互动频繁,彼此生活互有交叉,使得中俄通婚颇为普遍。

    由此观之,地理优势在中俄婚姻中确实大有作为!

    二、不止于“一衣带水”的地理优势

    中俄山水相邻的地理优势为两国通婚免去了“路遥”之苦,正如同前文所提及的满洲里。

    而中俄两国作为比邻之邦,旅游业日渐兴盛,而旅游业所带动的相亲活动更是火爆。

    尤其是我国一直在加大旅游业的推广与开发,中国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过境,相应让两国群众获得了更多的接触机会。

    日益频繁地接触为中俄双方的相遇、相识、相知过程提供了机会,两国的特色旅游文化也增添双方好感,从而进一步增加中俄跨国婚姻的产生概率。

    而随着交通的便捷,中俄通婚的原因就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优势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生活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一词被迅速地传播开,掀起一股全球化带来的工业浪潮。

    全球化缩短了国与国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密切,在相互的接触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行为模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与俄罗斯也在不断前行,两国的关系愈发深厚。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已逐步实施,许多国家与城市已受益于此项政策,而俄罗斯作为我国战略合作伙伴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支持并参与。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两国双边贸易额明显回升,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81.4亿美元,而在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75亿美元,实现了将近一倍的增长。

    可以看出中俄双方的交往日益加深,贸易互动更加频繁。

    随着新时代发展,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彼此因物质、文化的碰撞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从相异到融合的过程,促使了中俄跨国婚姻现象的诞生。

    同时,中俄通婚家庭不仅仅体现为感情的表达,更是在一个小家庭中看到两个迥异文化的升华,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

    如今的跨国婚姻,人们对伴侣的选择更加注重实际,既看重物质生活,也注重心灵沟通,除爱情的需要、面包的满足、还要有更适合于结婚的人选。

    当代人往往对结婚伴侣的选择比恋爱对象更慎重,会考虑到性格的合适度、彼此三观的符合度、今后家庭质量的高低、父母对自己伴侣的态度、还有社会地位上的匹配度,双方各自经济状况等条件,都是爱情的考量,现代的爱情不再是仅仅的“喜欢”。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除先进技术的进步,爱情也在进化,这些被公认为外在的条件也成为了爱情里每个人不同的“喜欢”标准,门当户对不再是一种贬义行为,是对自身合适度的考量。

    (俄罗斯美女)


    随着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国与国的距离缩短,人与人的交流加深,欧罗巴人种有着天生的外貌优势,她们有靓丽的外型和不同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对国人来说,因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形式下,接触的人都与自己相似,就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当接触到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时,每一次的接触都感到新奇,人们往往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美的事物心生喜悦,进而有了不自知的追求。

    尤其是青年人,正处于增长阅历、锻炼自身、接受新事物知识、喜欢追逐有趣事物的阶段,自然愿意打破旧常态,接受新事物,开拓新视野。

    而除此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俄罗斯新娘的中国婆婆,这样描述自己儿子和儿媳的婚姻:

    “他俩结婚我们家里是不反对的,因为我们一家人都是做俄罗斯贸易的……我儿媳妇是个踏实能干的人,我儿子也很聪明,他俩很配,你看她能和我儿子一起经营管理公司的事,而且他俩结婚还能有好看可爱的孙子抱,不是说混血宝宝都很聪明嘛,我孙子可好看了,像他妈妈似的有着外国人的容貌,也可机灵呢!”

    (混血宝宝)


    可见,很多中国婆婆会萌生“有个混血宝宝也不错”的想法。

    混血儿的基因优势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因父母双方生长地域不同、染色体排列不同、导致基因差异大,最终遗传给混血宝宝的会更趋于父母双方的显性基因,结合了双方显性基因的混血宝宝会表现出双方的优势,会继承更靓丽的容貌和聪明的头脑,也就是人们认为的混血宝宝“更优秀”。当然,这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出众的面貌高于大众的审美,自然就成为人们更青睐的选择。

    不过,跨国婚姻并非只是表面所显现出的光鲜亮丽,其背后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不同文化的碰撞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奇,也带来了差异,新奇和差异既能让人们深受其吸引,也会引发文化的冲突,曾经有人说过:

    “两个有40%相似的人能够磨合到80%就是幸福”。

    两个同一国籍的人的婚姻也不一定能过得顺风顺水,更何况是两个不同国别的人组成的跨国婚姻,因此维系跨国婚姻绝非易事。

    当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结合,不仅意味着接受彼此某部分的不同文化,也会出现不同文化碰撞下的矛盾,因而夫妻双方如何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接受文化差异,是中俄通婚中最重要的问题。

    (中俄交流)


    有些文化冲突可以通过相互调节而找到让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而有些冲突则会导致两人矛盾激化,进而使婚姻分崩离析。

    三、来到中国的俄罗斯女人

    跨国婚姻的一大障碍,就是语言。

    根据对来华俄罗斯婚姻移民的调查显示,虽说80%的俄罗斯女人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还是会因为语言不通,陷入与家人或者当地居民的沟通障碍中。

    特别是不同地区还拥有地域方言,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即使同为中国人,处于不同地区也很难理解这些方言,对于俄罗斯女人的适应可谓是难上加难。

    语言带来的障碍,在俄罗斯女性嫁到中国初期表现得最为显著,甚至对于来到中国四五年的俄罗斯新娘来说,即使能够正常和他人交流,也难以去除较重的口音。

    一名俄罗斯新娘表示:

    “我在来中国之前在学校学了中文,学校也有中文老师,平常我们和中国人对话只会说你好。一个人来中国后,我学习中文花了一年半时间,但是我口音仍然特别重,说话也特别快,所以很多中国人听不懂我讲话,但是我相信我以后的中文会跟中国人一样没有口音。”

    此外,一些语言歧义可能会导致理解偏差。

    语言中蕴藏着不同的文化经验,要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往活动,不仅只会说语法准确的语句,还必须依靠一些共同拥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一名俄罗斯新娘就说道:

    “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大多数外国人喜欢用语一板一眼,而中国人比较喜欢采用模糊的说法。中文一个句子可能有很多意思,这也是为什么理解不了中国思维,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想表达什么,比如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她的丈夫则是表示:

    “在中俄跨国婚姻家庭里沟通困难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我是懂俄语的,平时在家我和她也会用俄语沟通,她考虑我的情况也在不断学习中文,但是两种语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它们有些单词不能够完全对应,需要结合两个国家的文化来学习和理解,比如最经常遇到的一个单词‘上火’,是没有办法直接翻译,这是和中国的生活有关,她也要在各种情况下慢慢理解。”

    (俄罗斯饮食)


    而除去语言,饮食习惯的差异同样是中俄婚姻中的“拦路虎”。

    中俄夫妻双方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因为饮食差异而出现冲突。

    在饮食方式上,首先是食物的不同。

    中国传统饮食以植物食料为主,常吃五谷蔬菜,外加少量肉食。总体来说,北方习惯以面食为主,南方主食喜爱吃米饭。

    俄罗斯人则以面包、牛奶为主食,肉、鱼、禽、蛋和蔬菜为副食,讲究小吃,擅做菜汤,嗜好喝酒,习惯下午喝茶。

    其次口味不同。

    中国每个地方都有其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北方相对于南方吃食来说较咸,味道重;南方口味偏甜,味道较为清淡,而俄罗斯人一般口味多为咸、酸、辣。

    最后就是饮食时间不同。

    中国一日三餐时间比较固定,而俄罗斯早餐、午餐都没有固定时间,个人会根据工作选择合适时间。

    “对于跨国婚姻中饮食方式冲突深有体会,我最喜欢的晚餐就是大饼卷上芝士,再配一杯牛奶,而我老公随随便便吃一点晚餐就是火锅,还准备了很多配菜。”

    有学者因为调研曾去往东北某村庄,在和村民的聊天中,就有提到俄罗斯媳妇适应不了那里的饮食习惯,导致婚姻生活无法继续维持。

    (中俄婚礼)

    由此观之,跨国婚姻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结语:

    国家既是人民可靠的避风港,也是人民安全的保障,国家与人民是利益共同体,荣辱与共、相生相伴。

    跨国婚姻的形成不仅仅代表着两个家庭的组合,更是代表两个国家交好的象征,是两个大国彼此靠近的风向标。

    不过,跨国婚姻家庭的内部问题往往会面临语言不重合和语言内容无法对接引发的误会等矛盾,饮食生活上受到地域影响,口味无法统一、婆媳关系和子女教育问题出现差异导致矛盾重重。

    看似美好的跨国婚姻却在生活中要经历更为严苛的考验。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提升,对于跨国婚姻的个体与环境的适应也会趋于稳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政协满洲里市委员会编.满洲里文史资料[M].第九辑,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盟民族印刷厂,1995.

    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王俊凯.涉外婚姻离婚案件法律实务[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王歌雅.中俄婚姻制度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2(03).

    汪成慧.俄汉传统婚俗文化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报),2007(S1).

    何生海.婚姻地域挤压的社会学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01).

    蔡薇.当代中俄婚姻观对比[J].时代教育,2014(19).

    陈玉萍.中俄婚姻家庭关系略谈[J].赤子(上中旬),2015(13).

    杰尼先科·K·H.从法律角度看待中俄国际婚姻[J].中国公证,2016(07).

    冯泽君.我所认识的刘少奇长子——核专家刘允斌[J].档案春秋,2009(02).

    刘景蔚,刘兰福.中俄跨国婚姻风险防范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

    我,90后天津人,和前任恋爱9年依然分手,如今娶了个俄罗斯媳妇

    讲述人:@加兴和奥利奥

    执笔人:最人物纪


    我和欧拉结婚证

    大家好,我是刘兴,头条号:@加兴和奥利奥。作为最早一批90后,我已经32岁了。从小我在天津长大,父母都是一家工厂里的普通工人。

    作为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我小时候的生活非常无聊,父母上班的时候,我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小时候的我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还可以,到高中以后就比较贪玩,高二时还开始谈起了恋爱。那个女生本来我也不认识,我们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相识,当时她比我小一岁,当时正在上高一。是我主动追求的她,不到两个月我们就在一起了。

    早恋

    恋爱后,我沉浸在爱情带来的甜美中,也错过了人生最该奋斗的一个阶段,高三一整年,我没有奋笔疾书,而是为爱痴狂。

    2009年6月7日,我参加了高考,高考结束后,我就知道我考砸了。当成绩下来的时候,我只能报考一所大专院校。

    天津海事学院

    当时因为正在热恋,我没有选择到外地,而是进入天津海事学院读起了大专。上大学期间,我仍然坚持每周和女朋友见面,带她吃喝玩乐。当时我也忽视了她已经高三的事实,当然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太注重学习。

    2010年,她参加了高考,她的高考成绩比我还烂,最终只能进入一所职业学院。这个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上大学了,我和她也都不避讳父母呢?我会经常带着她回家玩,当然我也会经常去她家里玩。双方父母当时都觉得我们两个能成。

    程序员

    2012年,我大学毕业,通过应聘进入了一家软件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设计工作。我前任也开始在外实习,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同居了。

    刚开始同居时,两个人依然很甜蜜,但久而久之,矛盾不断凸显,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脾气也很大。动不动就朝着她大喊,她当时很乖,也经常被我吼哭。即使这样,我们的感情依然维系了下来。

    不断的争吵

    转眼到了2017年,这个时候的我已经27岁了,家里人不断催婚。虽然我和前任已经度过了七年之痒,但当时两个月对结婚也没有太多期望。甚至想就这样拖着,过一天算一天。

    抵不过双方父母的催婚,我第一次来到了她的家里求婚,当时她和她父母都希望我能重新在天津买一套房子。但是当时天津的房价并不便宜,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多年来也没攒下多少钱,我们家就只能一套老房子,买二套房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分手后的我思考人生

    就这样,因为彩礼和房子的原因,我和前任分手了。9年的恋爱一朝尽散,我那时候一度觉得爱情太假了,以后都不愿意谈恋爱了。

    2018年11月份,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单身一年了,周边的朋友都在为我担心,也经常给我介绍女友,但我都不感兴趣,总觉得女的都太现实了,还不如就这样一直单着。突然有个朋友告诉我,外国好多女的长得非常漂亮,关键还不要彩礼,都喜欢中国男人。

    我当时觉得很有趣,经过朋友介绍,我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外国女孩,希望能和她们成为朋友。

    网络聊天

    2018年11月28日晚,我下班回家,躺在被窝里,打开了聊天软件。此时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女孩吸引了我。她的头像非常漂亮,朋友圈里写着:我想认识一些亚洲的朋友,我想学习汉语。我觉得这个女孩说的不就是我吗?我主动和她打了招呼——hello,how are you?new friend.

    没想到她很快就回复我了。

    就这样,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大半夜,从年龄、经历聊到兴趣爱好。她的名字叫欧拉,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经济大学,毕业后在金融企业从事高管工作。

    欧拉

    欧拉的父亲早年是俄罗斯军队里的坦克兵,退伍后在家乡经营着一家农场,并且还在城市里承包了一个玩具组装厂,总之欧拉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甩我好几条街。但即使这样,我依然觉得这个女孩和我能成。

    欧拉和小动物

    当时欧拉家里养了很多动物,我们每次视频聊天的时候,欧拉的声音非常温柔,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女孩一定很温柔。除此之外,欧拉经常给我分享她给马喂饲料、带着狗一起跑步。我认为欧拉也是一个善良的女孩。

    欧拉

    就这样,我们聊了整整三个月,两个人互相都有了好感。我提议奔现,当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欧拉后,欧拉也同意了。她可以来到中国找我,但我必须要给她买飞机票。当时我也犹豫过,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骗,但是我决定赌一把。

    给欧拉定好机票后,欧拉也开始收拾行李打算来到中国,但是当她把这一切告诉父母时,她的父母极为反对,因为之前,欧拉没有来过中国。父母都担心她会被骗,但是欧拉坚持要走,为此和父母大吵一架。

    北京机场

    2019年5月5日,欧拉来到了北京机场,当时约好了时间,但是我因为班车晚点的原因,晚到了机场一个小时。

    这就导致欧拉在下飞机后没有第一时间见到我。当时欧拉就觉得我是个骗子,不讲信用。很显然,当时我坐在大巴车上也很着急。欧拉第一次来中国,身上没有人民币也不会说中文。如果见不到我,她会干什么呢?我不敢想象后果,我只希望大巴车能够更快一些。

    第一次见欧拉

    当我到机场后,我第一时间也没有看到欧拉,我很着急,我开始在机场四处奔跑,并且不断呼唤欧拉的名字。但始终没有找到欧拉,正当我绝望之时,欧拉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一刻我抱着她哭了。

    然后我们坐上了大巴回到了酒店,在路上,我不断在给欧拉解释迟到的原因,但是欧拉捂住耳朵,不愿意听我解释。其实我也知道,这一次是我做错了,我应该预留出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提前很久到机场等她。

    我的确有点胖

    到酒店后,我们开始了聊天,欧拉告诉我对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因为我太胖了,而她喜欢高高瘦瘦的男生。对于我来说,欧拉很漂亮就是太瘦了。

    到了第二天,欧拉就吵着就去看大熊猫,我便早早起来带着她去天津市动物园,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让她看到了大熊猫。

    欧拉和我母亲

    第二天晚上,我带着欧拉回到了家里,欧拉刚见到我母亲,就紧紧地拥抱了我的母亲,还在母亲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之后,让我们全家人感到意外的是,欧拉也拥抱了我的父亲,并且亲吻了我父亲的脸颊。

    当时现场的氛围非常尴尬,欧拉以为我父母不喜欢她,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说,我父母第一次见你不好意思。不过第二天我还没起床的时候,母亲就打来电话说:“明天别让欧拉亲你爸爸了,你爸爸不好意思了。”

    欧拉攀岩

    在中国的这些天里,我每天都带着欧拉出去玩,知道欧拉喜欢挑战,我就带着她去攀登。然后也每天带她尝试新的中国美食,从火锅到煎饼果子,欧拉每一样都非常喜欢。

    欧拉吃中国美食

    通过两周的相处,欧拉也喜欢上了我们的家庭氛围,当然也喜欢上了我。

    一天晚上,我主动和欧拉说明了我的家庭情况,我的家庭条件一般,和父母一起努力才买了一套小房子。我告诉欧拉,如果你觉得我的物质条件不好,可以拒绝我。

    我和欧拉

    但是欧拉却开始称赞起了我,她表示,我已经非常不错了。她说:“我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多有钱,你能给我更好的生活,我的爱情观就是我喜欢你就够了。”

    这种爱情观是我不敢想象的,我觉得这个女孩就是我要找的妻子,这样的爱情太纯粹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欧拉要离开的日子,欧拉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母亲做了一大桌子菜,在饭桌上,欧拉居然哭了,很显然,欧拉已经在我家待习惯了,她不想离开了。这里有爱她的男朋友,也有爱她的父母。

    欧拉和我妈妈

    饭吃完后,她抱着我的妈妈哭了很久,惹得我妈妈也哭了,总之那天,家里的氛围非常沉重。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将欧拉送到了机场。临别时,欧拉嘱咐我,让我尽快到俄罗斯找她。

    欧拉离开后,我们的联系并没有中断。欧拉和父母讲述了她在中国的经历。她的父母也开始对我有了新的认识,并主动邀请我的俄罗斯。就这样,我也有了到俄罗斯的计划。

    当得知我要到俄罗斯时,我的岳父非常激动,他特意买了一本中俄翻译词典,开始恶补中文。

    我和欧拉重逢

    2019年8月,我坐了11个小时的飞机来到了莫斯科,当时我下飞机后,第一眼就看到了欧拉,欧拉很开心,再次重逢时,我们紧紧相拥。

    然后我们乘坐火车连夜赶往欧拉的家里,当我们到欧拉家里时,已经是半夜了。我和欧拉匆匆睡下,虽然睡在了国外,但那天我实在太累了,美美地睡了一觉。

    在俄罗斯的我

    当我再次醒来时,我发现身旁坐着一个男人,经过欧拉介绍,我才知道他是我未来的岳父。岳父虽然是退伍军人,但是很温柔,拍着我的肩膀用中文对我说:“你好”。

    我连忙起身,收拾好后,客厅坐满了欧拉的家人,他们一一站起来和我打招呼。我感觉到受宠若惊,总之他们给了我家的感觉。

    我和俄罗斯侄子在一起

    就这样,我在俄罗斯整整待了一个月,这期间,老丈人经常会带着我到中国超市购物,他也会将家里的电视台切换到中文频道,总之,每一个细节上,他们都很照顾我的想法。

    我和欧拉

    临别时,我鼓起勇气和欧拉求婚了,当时欧拉的家人都在现场,大家都在为我加油,并让欧拉同意我。当然了,欧拉是爱我的,她自然同意了求婚。当时,我们的计划是,我先回到中国。等欧拉处理好俄罗斯的事情后,就搬到中国定居。

    2020年1月22日,欧拉从俄罗斯来到了中国,当时,我们本来打算尽快结婚,但疫情的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领证了

    2020年2月16日,我们只能见到天津市民政局领了结婚证,那一刻起,欧拉就成为了我法定意义上的妻子。疫情期间,我们只能静静等待雾霾散去,重见光明。

    结婚当天

    2020年8月9日,我和欧拉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和她在天津市的一家酒店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由于我们是一对中俄跨国婚姻,当时很多亲朋好友都来到了现场,为我们送上祝福。

    结婚当天 欧拉

    那一天,我的欧拉非常漂亮,因为疫情的原因,很遗憾,欧拉的家人没能来到现场,但是通过视频连线,他们也见证了我和欧拉的幸福时刻。

    结婚后,我们按照中国现在的习俗,我依然丢掉了自己的钱包,将所有工资薪水交给欧拉保管。

    给欧拉送花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藏一些私房钱,毕竟在情人节的时候,我要给欧拉买一束花,俄罗斯女人最喜欢花了,每当有不开心的时候,我给欧拉送束花,她的心情立马就好了。

    可能大家会说,俄罗斯女人一到婚后身材就走样了。可是我的欧拉还是很瘦,之后我就想学习更多的中俄美食,争取让我的欧拉胖一些,那样的话,身体也会健康许多。

    欧拉和妈妈

    在国内,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婆媳关系的问题了,但是这个问题在我的家里根本不用担心。首先我媳妇和我妈妈都是非常开明的人,其次我媳妇性格很好,她将我的妈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对待,有什么心事都会和我妈妈沟通。

    婚后,我也会有和欧拉吵架的时候,但每次吵架后,我的父母都会和欧拉一起围攻我,都说是我的错,当然这种氛围我也很喜欢,毕竟家庭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欧拉的中文

    婚后,我每天需要工作,但是欧拉因为中文不太好等原因不能马上工作,她每天就在家里学习中文,上网课,期间,欧拉认识了很多和她一样嫁到中国的外国女人。她们之间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2021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在欧拉闺蜜的建议下开始做起了自媒体,在抖音上开通了账号。做自媒体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觉得有趣,用视频记录生活。老了的话看起来肯定会很有回忆感。

    网上认识的跨国家庭

    如今做视频快一年了,虽然流量一般,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我和欧拉收获了很多朋友,我们大多数都是跨国婚姻,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都希望这些外国媳妇能够好好在中国的待着。

    欧拉和我奶奶

    目前,我和欧拉还没有生小孩,主要我们希望婚后能够过一过二人世界,但是现在我们年龄也大了,加之90多岁的奶奶也总想看一看混血重孙子,我现在已经和欧拉开始备孕,不出意外的话,大家很快就能收到好消息了。

    不得不说,疫情3年了,欧拉也来中国三年了,这三年,她没有回到过俄罗斯一次,她也非常思念远在俄罗斯的家人,经常会一个人偷偷的哭,我只能陪伴在她的身边。

    我们一起和朋友聚会

    简单总结下,我现在和我的俄罗斯媳妇欧拉生活得非常幸福,我总觉得遇到她太幸运了。我还需要好好努力,给欧拉和父母更好的生活。

    我,俄罗斯人,学汉语嫁给大4岁中国人,中俄文化差异闹很多笑话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68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ARTIE ,土生土长的俄罗斯姑娘,却酷爱宋词还会书法,中文名叫史信洁。

    21岁,我为学汉语跑到上海读研。毕业后,本打算留在中国,却因疫情被迫留在俄罗斯。这让我苦闷不已,不曾想,我却嫁给一个中国暖男,和中国的缘分更入一层。

    婚后,我俩过着亲密而有间的婚姻生活,不同文化差异闹出不少笑话。现在的我,一边画画,一边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成了中俄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真切希望能够早点到中国见一见公婆,再举办一次中式婚礼。

    (我的画作,用画笔把瞬间变成永恒)

    1996年,我出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伏尔加格勒城。伏尔加格勒有近百万人口,在俄罗斯也算是比较大的城市。我的爷爷奶奶也在这座城市,他们是一对慈祥的老人,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还有个弟弟,印象中,他的身体发育有些问题。别的小孩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三岁就能说得比较流利,可他一直到六七岁才会正常说话。

    好在父母很爱我们。母亲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从前也是位优秀的职场女性。弟弟出生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我俩,她回归了家庭。除了照料我们的生活,母亲还得经常带弟弟去看医生,帮助他适应学校的生活,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可母亲没有一点怨言。

    母亲虽然爱我们,却从不溺爱。我们从小就被督促着学各种东西,连弟弟也逃不开她的“教鞭”。弟弟对音乐特别有感觉,妈妈就让他学音乐。后来,弟弟也真的成了一名出色的音乐家。我要学的东西就更多了,画画、德语、英语……

    (从小开始学画,长大后,画画成了我的技能之一)

    我和弟弟的童年,就是在各种学习中度过的。虽然少了很多玩耍的时间,我却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上学之后,成绩一直不错。

    我还参加过俄罗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在世界文化这个科目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来又顺利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莫斯科大学,进入莫大的亚非学院学习。

    进入亚非学院后还要选择学什么语言。要是高考分数不理想,就听从学院的统一分配,通常会分到一些特别冷门的小语种。比如哈萨克斯坦的语言,学了以后也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场,大概只能当成一门学问研究吧。好在我的高考分数很不错,可以自己选择学什么。

    在做选择的时候,我想到现在好多俄罗斯公司都会优先招聘会说汉语的人,觉得就业前景比较好,然后就去网站上查阅了相关资料

    我从小学画画,对图形、色彩特别敏感。一看到形态优美的汉字,特别是书法,就像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小画,顿时对汉字一见钟情。我决定,就学她了。

    (高中时候的我)

    带着几分盲目,几分一见钟情,我开始了自己的汉语学习之旅。头一年并不顺利,一句话,汉语太难了!

    一个字可以有好几个读音;明明是同一个词语,换个语境,意思又变了;有的字笔划特别多,我都不知道从哪笔开始写;最麻烦的是量词,我不明白,为什么能说一棵树,却不能说一棵筷子……

    学汉语把我搞得头晕脑胀,我一度觉得汉语不是我的菜,想要放弃。但我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也喜欢获得高分的感觉,内心还是有些不服输的,就坚持了下来。

    坚持到大二,我认识的汉字多了,能够看懂一些汉语书,发现中国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艺术、历史,这才真正激发了我学习汉语的热情。

    说实话,对我来说,对汉语从盲目选择到热爱,是个很慢很慢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太厚重,值得我用一生的时光探寻。

    (在莫大亚非学院的时光)

    大二时,我们学的都是许多年没有换过的老课本,我觉得特别不接地气。我很好奇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2015年时,我就通过网络,寻找中国的语言学校,打算利用假期去中国短期留学。

    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后,我联系好了一所位于桂林的私立学校,顺利前往中国求学。踏上中国的土地,才发现读了两年汉语我会说课本上的词。可卫生纸、蛋糕、蔬菜、水果这些日用品反而不知道怎么说,每次出门买东西或办事,都是连比带划,很搞笑。

    那时的中国,菜市场总是热闹哄哄的,街上到处都是人群充满了一种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我很喜欢。呆在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里,我的汉语水平也提升得很快,至少能用汉语跟别人比较自如地交流了。2016年时,我又用同样的方式,去北京呆了一个月。

    我喜欢上了这个国家,也喜欢上了中国人,回头来看,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喜欢,才有了我后来的跨国情缘。

    (学习书法,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时间过得很快,我转眼就毕业了。往年,大四的毕业生都会到中国留学一年,正当我满怀期待去留学时,却得知这个活动取消了。我特别生气,可生气也改变不了什么。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我原计划就在俄罗斯读硕士,因为这件事,我决定改去中国读硕士。

    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申请资料,找大学、写申请书,前后收到了五所大学的入学通知。因为喜欢上海,我最后选择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读书,还申请到了上海大学的奖学金。毕竟家里经济不太宽裕,能拿到奖学金,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也挺好的。

    读硕士的日子是快乐的。我的专业是语言学,课业压力相对没那么重,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上,比如文言文、唐诗、宋诗等等。如果说以前我学的只是一门用于沟通的语言,现在学的就是真正的东方文化,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深邃迷人的中国。

    (在上海外滩漫步是种享受)

    记得有一年,一位学法语的中国朋友送了我一本《宋词三百首》。书里每首诗还配了译文,帮助读者理解。有时候失眠,我就会在睡觉前读读宋词。在宋朝时,宋词原本就是乐曲,读起来很有韵律感,念起来好听极了。无论我懂不懂那首词,当我沉浸其中时,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就像做了一场冥想,很享受。

    韵律的美只是第一种享受,真正明白了那首诗的意境,又是一种享受。我特别喜欢苏轼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亲人不在身边,感到孤独的时候,读读这首词,想像着我们在同一轮明月下遥遥相望,与明月相伴,似乎孤独也变成了另一种美。

    还有一首词,北宋退位的皇帝赵佶写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我印象也特别深。学这首宋词的时候,还没有发生俄乌战争,我也没有离开中国,可也许是冥冥中的一种感应吧。我读这首宋词时,就特别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被词里那份对故乡的思念打动。

    我很喜欢这本书,后来回俄国也一直带在身边,遇到不懂的还会问我的先生。而我和先生的结缘,也与我学汉语有关。

    (上海交大图书馆中的我)

    2020年放寒假前,我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完成了硕士课程。我像前几年一样回俄罗斯度假,行李都留在了宿舍。本以为20多天后就会重返学校,以后也会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可谁也没想到,新冠疫情猛然爆发,我无法返回中国。后来,学校把毕业证、学位证寄给了我,没能参加毕业典礼,成了我留学生涯最大的遗憾。

    我虽然没有再回到中国,可我跟中国的缘份还在继续。俄国斯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他们会告诉我一些中国有趣的风俗,我也会告诉他们一些俄罗斯的风俗。这种文化的交流的碰撞很有意思。

    2020年夏天,我看到有人在网上发起了寻找语言伙伴,互相学习对方国家语言的活动,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我参加活动的初心,原本只是更好地学习中文,没想到因此认识了我的先生,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吧。

    我和先生刚认识时,他的俄语不太好,我们更多地是用中文交流的。但语言从不是交往的阻力,我们慢慢熟悉起来。没多久,他就开始追我,陆陆续续送了我很多礼物。

    (成功通过论文答辩,硕士毕业啦)

    记得我有一个用了多年的手动滑板车,可被弟弟不小心弄坏了,我有些不开心。他知道后,送了我一个电动滑板车。还有一次,他看到我ipad的键盘有些老旧,也不太好看了,直接给我买了一套新的。我喜欢音乐,有时候会弹弹吉它,他又送了我一把吉它。

    他总是这样,会关注到我需要什么。有时候我自己都没留意到缺什么,他看到后就会送上一份很贴心的礼物。我以前也交往过俄罗斯男友,却完全没有这种被呵护的感觉。他的那份细心、体贴,让我们越走越近。不到半年,我俩就正式确定了关系。

    他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做销售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缠的客户或者工作难题,他每次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把工作继续做下去,这点让我很佩服。而且在日常相处中,我能感受到他很喜欢孩子,我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父亲。

    (心爱的他向我求婚的瞬间,我的心砰砰直跳)

    因为对彼此的欣赏,我们的感情在交往中渐渐升温,我也越来越信任他。2021年春天,他向我求婚了。当他单膝跪下,手捧鲜花,问我是否愿意嫁给他时,我几乎是迫不及地待地点了头。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就是在一起吗?

    不过因为他的护照遗失了,需要回国补办。直到2022年冬天,我们才在俄罗斯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婚礼。结婚后,我还开玩笑地对先生说,以前你只过中国的情人节,现在还要过西方的情人节,俄罗斯的情人节,都要给我礼物。

    我的家人都很喜欢这个中国女婿。先生每次和我一起回家都会贴心地给每个人准备礼物。他还会和我一起去爷爷奶奶乡下的家,在那里干农活种菜,还说自己家种出来的菜就是好吃。我的家人们虽然听不懂中文,却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友善,更重要的是,看到他对我的好,就很快接纳了他。

    (我们结婚啦)

    因为疫情,我到现在都没能去中国见公公婆婆,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联系。公公婆婆很可爱,他们说我先生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外国媳妇也挺好的,还说我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瘦了,得多吃点。先生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当初我们在俄罗斯举行婚礼时,只邀请了20多位自己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参加,是个私密的婚礼。可中国的婚礼会邀请很多嘉宾,有各种仪式特别热闹。

    我期待着疫情早点结束,可以和先生一起去中国去看望公公婆婆婆。再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中式婚礼,穿上中国新娘的礼服,一定特别有意思。

    结婚到现在,我和先生互相影响。我喜欢上了中国的辣椒,老实的先生偶尔也会学着像俄罗斯人那样不遵守规则。但我们的生活还是会有点小摩察,比如先生表达感情时特别含蓄,几乎不会直接表达感情,有时让我挺困惑的。

    (我画笔下的四大美女)

    举个例子,我画了一幅画,有时会问问别人我画得怎么样。如果我问俄罗斯朋友,对方通常会直接说,画得很好,或者不好。可如果问我先生,他通常会说:“画得还好。”

    还好是什么意思,是好,还是不好呢?在我这个俄罗斯人眼里,这真是一个很含糊,很奇怪的回答。有一次,我画了一幅自己觉得很棒的画,拿去给先生看,他又说还好时,我忍不住生气地说:“难道不是非常好吗?”先生笑道:“中国人就是这么说话的。”弄得我哭笑不得。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和谐的。比我大4岁的先生,给了我许多包容和支持。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每年都会纵容我长达一个月的“离家出走”。

    我离家出走,是因为俄罗斯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工作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冬天时,我常常九点左右出门,找一间开着暖气的咖啡厅工作。往往出门时天还没透亮,四点左右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我的自画像)

    黑夜太长,白天太短,而且那么冷,我整个人都很难受,工作效率也很低。所以每到冬天,我都想离开俄罗斯,去热带国家过冬。先生是做销售的,请假特别困难,不能每次都陪我去国外呆那么久。可他从不会阻止我出国过冬,给了我很大的自由。

    2021年时,我和朋友们去了马尔代夫,今年又去了斯里兰卡。几乎每年我都会在外面呆一个来月,等到寒冬过去才会回家。我不在家的时候,虽然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和先生保持联系,但在生活上,先生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可他从没有因此指责我没尽到妻子的义务什么的,所以我特别感谢他能理解我、支持我。

    (从未忘记的甜蜜瞬间)

    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有时候是一个人去的,有时候是和先生一起。我去过的地方越多,接触过的世界文化越多,越能感受到世界的宽广,也越来越能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更加豁达。中国有句老话,说人应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现在,我的工作、生活就是画画、翻译,陆续把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了俄语。翻译并不轻松,特别是文言文、诗词,很难用俄语表达,我每次都觉得很伤脑筋,但乐在其中。

    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民间的中俄文化交流使者。虽然是玩笑,可我很愿意当这个使者。我还在学对外俄语,希望以后能成为一个对外俄语老师,教中国人俄语,分享我们的俄罗斯文化,那也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口述:史信洁】

    【编辑:艾薇儿】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368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儿了,关于本篇【中俄两国有多少对跨国婚姻家庭,中俄跨国婚姻介绍所】,是否是您想找的信用卡逾期呢?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敬请关注本网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