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婚姻常识

婚姻家庭纠纷应该如何解决,婚姻法对家暴的解决方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婚姻常识 时间:2022-10-29 16:10:07

案例背景

2022年3月30日,一对夫妻因生活琐事发生口角,随后发生肢体冲突,女方报警。在派出所调解室内,社工通过询问和倾听,了解到更多信息。原来男方之前有赌博恶习,在欠了高额赌债心灰意冷之际与女方相识交往,结婚距今已有3年。近一年来,男方经常因女方管束太严格,如下班后不能随意外出、控制零花钱等而心生不满,女方的唠叨则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男方一味消极回避,女方情绪激动大打出手,矛盾升级为家暴纠纷。

这种派出所调解室内的纠纷调解,需要在短时间内(通常1—2小时内)高效完成了解家庭、平复情绪、建立关系、探明解决方向等一系列目标。有别于传统“问诊-确诊-治疗”的问题导向家庭介入模式,焦点解决模式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寻解导向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个体发展并激发潜能基础上的助人模式,可以跳出纠缠于过往问题的思路,聚焦于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方法,非常适合有限时间条件下的快速介入。社工尝试应用此模式调解该家暴纠纷。


调解过程

(一)倾听与共情,先行建立合作关系

在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来到调解室的家庭成员都对改变现状有着积极期待。在调解伊始,判断谁是“积极求变者”“消极承受者”“单纯抱怨者”或“置身事外者”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社工明确后续工作的重心。社工要通过倾听与共情,寻找有改变动力的服务对象,快速与有意改变者达成良好合作关系。

在本案例中,男方在调解过程中不断叫嚷着要离婚,对婚姻已失望透顶,属于“单纯抱怨者”,而女方则为“积极求变者”,调解意愿强烈,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所以社工将女方定为有动力改变的服务对象。女方陈述,如果不管丈夫,他又会出去赌,期望丈夫能够彻底戒赌,不要破坏双方共同经营的幸福家庭,还表达了对丈夫再次赌博的担忧,以及自己管束无效的无力感。社工听到上述信息后,共情女方对男方再次赌博的担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管束无效的失望以及对无所适从的迷茫,在对话过程中有意地点头并用“嗯,明白你的意思”“讲得很好,请接着说”等简短语言进行及时反馈,让女方感觉自己被倾听。在不断地“接收-理解-反馈”的过程中,社工由此先与女方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并将男方一同视为服务对象。

(二)快刀斩乱麻,奇迹问句回归目标

焦点解决模式认为,问题不重要,目标才重要。服务对象对于问题是什么有自己的看法,社工需要迅速斩断其对问题的关注,通过未来导向的奇迹问句引出目标并逐步询问,引导服务对象用足够多的细节来描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状态。

本案例中,男方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女方苛刻的管束,不给自己面子,总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女方则认为问题的根源是男方有赌博的恶习,遇到矛盾时消极回避。双方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总会指责对方,指向过去,这样争辩过往的对错不仅没有必要,对问题的解决也无济于事。与其让谈话陷入问题的无尽纠缠中,不如跳出问题的死循环,了解服务对象想要达成的目标,从成功的终点回到困扰的现状。这种倒转的解决思路往往会让服务对象更有力量和希望,也更容易迈出尝试改变的第一步。于是,社工打断双方的指责,用奇迹问句引导夫妻俩思考:假设这次调解效果很好,你们夫妻俩回家后,希望中的改变突然奇迹般地发生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刚开始,男女双方对自己欲达成的目标是模糊的、抽象的描述,社工引导其具体化,如“详细讲讲,你们会怎样说话,怎样做事”,以明确目标,增强双方改变的动力。

(三)忆曾经美好,鼓励延续有益行为

社工了解到,女方的管束并不是造成矛盾纠纷的绝对原因,反而还是男方以前欣赏的地方。曾经双方能在管与被管之间达成平衡,现在天平移动了,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而以往成功的经验会帮助两人达成新的平衡。然而,当服务对象陷入困扰时,看到的往往都是问题。因此,社工需要引导服务对象一起回忆梳理曾经的美好,寻找彼此的优势,鼓励他们继续延续有益的行为。

本案例中,社工引导双方回忆以前是否有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情形。女方回答说有,好的时候就会这样。男方也回答说有,并且关系还是挺好的。男方还回忆道,他在欠了赌债后才和女方交往,再到后来结婚,女方给予关心,帮他还赌债,在他生命最黑暗的时刻拉了他一把,能管着他不让去赌博,这些都是自己喜欢妻子的原因。男方认为,那时候,他还觉得适当被管对自己是有益的。

社工接下来追问双方和谐相处的具体事例并寻找该经验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如“最近一次是在什么时候,能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形吗”,与他们一起检视曾经的做法,鼓励他们多尝试一些对停止争吵有用的行为。

(四)尝试作改变,跳出矛盾冲突循环

在家庭系统内,存在着各种稳定的互动循环模式,这些都是在家庭成员既往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循环中的每一步都有跳出的机会,最简单的做法是意识到陷入循环、不知要如何行动时,做一些和之前不一样的尝试,即使是很怪异的或者完全相反的举动都可以,这样能够打破循环,进而扰动家庭系统,带动其他家庭成员发生改变。

本案例中,女方管控男方,男方觉得太严而抗拒和躲避,女方感到气愤恐慌且失去安全感,进而越发寻求控制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同时会找到丈夫领导或父母诉苦。但是,男方不喜欢将家事跟其他人说,于是冲突愈演愈烈,在激动时女方会先动手,双方互不相让,加剧了矛盾冲突,陷入恶性循环。社工引导夫妻俩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可以尝试哪些和过去不一样的处理方式,男方表示可以理解妻子的情绪,女方表示可以多给丈夫一点空间。社工鼓励他们付诸实践,如果女方的情绪实在难以排解,不要“追着丈夫不放”,可以向社工、心理咨询师倾诉;男方要多一些理解,多关心女方。

(五)行动要坚定,婚姻路漫漫其修远兮

夫妻双方对于改变的期望是迫切的,但养成的习惯却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在改变的路上循环往复,重蹈覆辙,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社工需要提前告知,减少服务对象遇到挫折时的恐慌和失落,从微小的变化开始做起,使其有动力坚持做下去。

社工促成男女双方达成如下调解协议:一是双方达成谅解,互不追究此次肢体冲突的法律责任;二是双方承诺,今后遇到争执时多考虑对方话语背后的情感和诉求,增进理解与沟通;三是双方秉持尊重的态度,给予彼此更多私人空间,减少控制。在夫妻双方作出承诺后,社工引导两人回顾调解的经过,鼓励其巩固改变后的正向行为。

在一段时间内,社工还对该案件进行了追踪回访,女方反馈说夫妻俩近期对情绪的掌控和冲突的处理能力增强,虽然偶有争执,但是彼此都能够及时意识到并采取避免矛盾升级的措施,没有再动手打过架。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家庭纠纷调解的“限”与“难”

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的司法调解社工遇到的家庭纠纷调解案件大都是由夫妻间的家庭暴力引发,其中一方报警后前来寻求调解。双方能否达成谅解往往影响到后续治安处罚的类型,因此处理派出所调解室内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具有一定的时间紧迫性。这就决定了社工不能将过多的时间用于了解问题、分析成因,再针对原因制订解决方案,而是要快速地跳出问题的旋涡,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资源,从最有动机的服务对象入手,以有希望的未来激励服务对象,并从成功的经验中找到有效的方法。

此外,家暴违法行为的存在与预期的治安处罚成为调解中的特殊“筹码”,受害者可能会念及感情和婚姻关系,委曲求全,施暴者则迫于违法处罚的威慑而选择低头认错并郑重保证,以求谅解。调解过程中,虽能够对施暴者进行法制教育,然而迫于违法处罚而达成的谅解也是不充分的。双方虽暂时休战,但矛盾的种子可能依然埋藏在亲密关系之中,故而需要社工进一步跟进。

(二)焦点解决模式的“优”与“效”

社工以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家暴纠纷调解的优势和效果包括:首先,通过倾听、共情可促进与服务对象建立互信合作关系,缓解服务对象不良情绪,激发其改变动机。其次,可避免落入复杂因果关系纠缠的陷阱,直接快速引出服务对象欲达成的目标,聚焦具体行动方向。再次,可根据服务对象过去经历中的例外,寻找成功经验,鼓励延续有效行为替换无效做法,通过不一样的行动来扰动系统改变。最后,当服务对象有动机和目标方向时,可进一步推动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改变。

作者:李志文 黄恒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8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责编:周佩滢

审校:闫薇

审核:许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