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沫 龙方媛 编辑:贾方方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说起王海鸰,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她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现象级作品《牵手》《中国式离婚》等均出自她之手。
这些剧热播时,《婚姻与家庭》杂志曾和王海鸰面对面交流,深切感受了她对婚姻情感话题的敏锐与细腻。
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出圈,我们再次相聚,发现在婚恋话题之外,她对人性的洞察也更加炉火纯青。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绽放的烟火人生。
01
温暖的家庭是一个人的幸福底色
1952年的王海鸰与剧中人物周秉昆同岁。她出生于济南一户军人家庭,在6个姐妹中排行老四。
像大多数多子女家庭一样,排在中间的她既没有老大的光环,也没有“老疙瘩”的荣宠。
王海鸰说,大姐从小就优秀,做过少先队大队长,拿过市少年组乒乓球第三名,中学上的是当地的重点班,大学考的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还是山东省第一个考上这所学校的女生。除了大姐,其他几个姐妹学习也很好。
孩子们之所以这么优秀,离不开睿智的父母。特别是王海鸰的母亲,姐妹们都说剧中的冬梅妈妈和母亲颇为相像,勤劳又智慧。
那时,家里热衷开家庭会,王海鸰却不喜欢参加,因为自己怎么也比不过大姐。她感觉全家都向着大姐。大姐考大学时,她正要考中学。当时,大姐有一门功课考得不太理想,父母忙着安慰,对她却不闻不问。
虽然她后来也考上了重点班,心里想的却是:大姐考不上大学还能直接工作,我要是考不上中学就没办法了。不过,这样“叛逆”的话她只敢腹诽,可没敢真说出口。而这段经历也成了日后好笑又温暖的回忆。
被“差别对待”,为啥还觉得温暖呢?长大后,王海鸰常常控诉父母,说他们把自己和五妹小学就送到寄宿学校,是不在意她们。可母亲怎么说的呢?她说:“我不向着你,你怎么长那么大的?”
事实上,从其他姐妹那里,王海鸰听到了另一个版本。年少时,母亲一直告诉他们:“海鸰有中耳炎,一哭就犯,你们谁也不许惹她啊!”原来,每个孩子都一样,都曾觉得父母更关照别的孩子啊!仔细咂摸咂摸,视角不同,每个侧面装着的何尝不都是爱呢?
就这样,在爱里长大,6个姐妹始终把家当港湾。哪怕求学在外,也总想着往家赶。
考上初中没多久,王海鸰就因为当时的大背景不上了。16岁当兵,3年后才回家,她想家想得不得了。后来考到军艺,哪怕“五一”只放一天假,她买张站票也要回家,而这一站就是一宿。因为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即便有些话说不出口,即便有些事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有家的地方就有爱与牵挂。
就像《人世间》中的周家人,每个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不同的感受,但父母无疑都是爱他们的;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各有特色,却也都或多或少有着父母的印记。这是中国独有的家文化,剪不断理还乱,却也成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底色。
所以,父母先后离世后,王海鸰姐妹几个也从不曾疏远,而是常常聚在一起。后来,这种关怀又延续到了后辈。这也是王海鸰特别希望通过剧来呈现的,家文化看似宏大,说到底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烟火日子。
02
低谷期,是母亲推了我一把
好的父母不只是孩子亲情的港湾,也是他们爱的镜像。像周父周母一样,王海鸰的父母除了育儿有方,还恩爱非常。
他们二人都是孤儿,参加革命后相识,一辈子的相濡以沫,是孩子心中最美的父母爱情。王海鸰总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份丰沛的感情寄托。
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婚恋观,在那个早婚早育的年代,她直到35岁才结婚。后来,因为三观不同,又勇敢地结束了并不合适的婚姻。
做单亲妈妈对王海鸰而言并不可怕,难熬的是,生活的乱麻会摧枯拉朽般袭来。尤其父亲去世后,母亲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就垮了。那时,母亲住在一幢二层小楼,白天孩子们都上班了,她就一个人在家玩儿魔方。有一次,王海鸰带儿子回济南,看到母亲特别心疼,便对母亲说:“要不我回来吧,既能工作又能守着家。”
除了心疼母亲,当时的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北京,又面临着工作上的难题,也着实挺不住了。谁知,母亲当时就火了:“你回来就能好吗?”她甚至用了各种伤人的话伤她,什么躲起来也无济于事,什么要是逃跑更被人看不起,等等。
王海鸰特别伤心,但她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把后路堵死,是为了让她往前走啊。回京后,她拼命创作,终于在1999年凭借《牵手》火遍大江南北。遗憾的是,母亲没能等到这一天。
王海鸰总是忍不住想,要是母亲能活到《牵手》播出该多好。她一直记得自己第一部短篇小说发表时父母那自豪的样子。她终于明白,照顾父母与远走高飞真是一对矛盾体啊。
而这样的矛盾在《人世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如哥哥姐姐优秀,秉昆觉得父亲不认可自己,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父亲气急之下脱口而出:“给你机会你能考上大学吗?”被父亲伤得体无完肤,秉昆三四年没给父亲写信,励志发奋图强,从酱油厂工人逆袭为出版社后勤处长。
周父真的不认可秉昆吗?当然不是。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在身边照顾呢?但如果这个孩子只能照顾家里,父母也是不满意的,他们还希望孩子有精神追求,能为他们长脸增光。
很多人看完《人世间》都对秉昆怜爱不已,感叹愚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对此,王海鸰表示,她并不想让秉昆愚笨,只不过相对于优秀的哥哥姐姐稍微差一点儿而已。
但他靠自己的努力拿到编制,让父母安享晚年,做到了养口体与养心智,实现了世人难求的圆满。能在照顾父母和自我价值间实现平衡就很了不起,这是王海鸰身为女儿的觉悟,也是她做母亲的自觉。
03
做母亲不只需要天赋
王海鸰一向喜欢孩子,又和母亲一样有股认真劲儿,她将之称为当妈的天赋。
在剧中,秉昆和母亲的相处细节让人动容。
有儿子的调皮捣蛋——
母亲说:“你再说废话,我打死你!”
秉昆毫不示弱:“你打不过我!”
母亲还真打了。
秉昆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喊道:“你撒手,你别打我!”
最后还是当儿子的先撒了手,却不忘皮皮地说:“妈,你打不死我啊!”
也有母亲的口是心非——
母亲叫秉昆写信,他满心不愿意地爬起来说:“你不怕我饿吗?”
母亲嘴上说着饿不死就行,但还是端来饭喂儿子吃……
这些信手拈来的感人时刻,是很多中国父母和孩子相处的真实写照,也是王海鸰和儿子生活中的温暖点滴。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嘴上说着狠话心里满满都是爱的瞬间,在西方剧情里不曾有过。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王海鸰也像很多父母一样曾尝试运用西方理论去育儿。比如让孩子独立睡,哭了也不管,直到他不哭了为止。谁知,儿子当时不哭了,可第二天一到这个点儿,他就像受惊了一样大哭起来。尽管她及时安抚,却依然无法止住儿子的眼泪。第三天还是如此,她便赶紧过去抱他、安慰他。
在那之后,她不再迷信西方理论,而是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心:感觉到孩子需要自己时,就去抱抱他。
王海鸰发现,身边不少父母在孩子小时没条件把他们带在身边,等有条件住一起了,孩子和自己却怎么也不亲。剧中的周蓉和女儿冯玥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缺席了女儿的成长,两人一直很疏离。后来,她看到一个理论,说亲子关系形成的最好时期是0-3岁。王海鸰特别庆幸自己及时调整,给足了儿子安全感。
儿子小时候,王海鸰工作繁忙,但每个周末都会给自己放假,带儿子去长城、科技馆、动物园……在玩耍中互动,在玩乐中长见识。她还很注重身教。儿子两三岁时,她带他去公园玩儿。因为是夏天,两人买冰棍儿吃。吃完她才发现,身边没有垃圾桶。于是,她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拿着垃圾去找。儿子隔一会儿就转过身,他要看看垃圾还在不在她手里。
在良好家风的引导下,儿子成长得很优秀,王海鸰还特意提前一年退休,去国外参加他的大学毕业典礼。之后,儿子带她在当地自驾游了两个月。出发时,儿子带了一把折叠的帆布椅,王海鸰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觉得有点儿多此一举。
有一天,他们在大峡谷看日出,没有坐的地方。儿子一溜烟儿地跑去把折叠椅搬了过来:“妈妈,快看啊!”原来,这是儿子专门为她准备的,理由简单而直接:“就图让你高兴啊。”轰的一下,老母亲的心里开出了一朵温暖的花。
除了宠妈,儿子对自己要求很高。开过酒吧,生意不错;转行做编剧做得有声有色,《人世间》这部剧的框架就是他搭建的。
当然,他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最难时睡不着觉,嘴里全是溃疡。王海鸰看了很心疼,劝他不行就别干了,做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也没啥不好。可儿子却说:“你以前做事都是做到顶尖才放下,我也不能半途而废。”王海鸰说,虽然自己不能在学业上辅导儿子,好在教会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04
幸福没有标准
除了事业成功外,儿子的婚姻也很幸福。和妻子志同道合,结婚七八年,依旧甜蜜如初。这背后怕也离不开母亲这位“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教导。对于婚姻,王海鸰看得很透彻。
好的婚姻一定要三观一致。《人世间》周父周母的婚姻有着旧社会的印记,还常年两地分居。乍一看,他们并不具备幸福的基因,即便能过一辈子也更多是受时代的约束。
但事实却是,无数观众为他们动容,更心生羡慕。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捆绑式的白头偕老,而是基于三观一致的相携一生。周父有担当,周母能涵容,无论是经营婚姻还是养育孩子,他们都有商有量,更能做到彼此顾念。
王海鸰特别高兴儿子和儿媳也是如此。他们志趣相投,了解彼此,更能做到相互维护。有一次,王海鸰和儿子发生分歧。儿子虽然嘴上什么都没说,但心里很委屈。儿媳知道丈夫心里在想什么,主动打破和婆婆的安全距离,开诚布公地谈了谈。王海鸰听完就笑了,母子间的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反观当下很多婚姻,外在条件都很匹配,但日子就是过不久。有人说是外面诱惑太多,也有人说是人心难测,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没有三观一致,即便外在约束再多也无济于事。
有了一致的三观打底,还要有共同岁月的积淀。就像剧中郑娟的弟弟光明说的那样,共同岁月比什么都重要。一起经历风花雪月,也一起扛过风霜雪雨;有甜蜜的共同回忆,也有艰苦的共渡难关……这样的共同岁月只属于两个人,可以为日常生活锦上添花,更可以在危机时刻雪中送炭。在王海鸰看来,共同岁月更像是习惯的力量。这力量不是付出多少的角逐,而是无条件地相互给予。
即便三观一致且有着许多共同岁月,也难保婚姻一帆风顺。这时,不少人会像周蓉一样马上离婚,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在王海鸰看来,这么做有些太过娇气,没有一个人会让另一个人完全满意,也没有一段关系可以完美无瑕。在爱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给彼此调整的机会,给这段关系修复的可能,而不是冲动行事。
王海鸰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当时,朋友跑来找她哭诉,说自己的老公有外遇了。她静静地听着、安抚着,既没有帮着朋友骂她丈夫,也没有劝说朋友赶紧离婚。朋友讲了很多,哭了很久,然后就回家了。后来她的丈夫离世时,朋友哭得很伤心,早已忘了曾经的不圆满,心中满是对方给自己带来的美好。
达到了所谓的标准未必就一定幸福,不达标的也未必不幸福。很多观众都为剧中的郑娟感到不值,觉得她是好妻子、好母亲,却从没考虑过自己,太苦了。
有一次录节目,主持人也这么问了郑娟的扮演者殷桃:“你觉得郑娟这么苦……”谁知,殷桃马上打断道:“我不觉得郑娟苦啊,我觉得她很幸福。”王海鸰大受触动。
是啊,幸福没有所谓的标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我们很难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我们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跟着心去追求,才能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家幸福。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王海鸰:好的婚姻一定要三观一致》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爱情婚姻家庭属于什么刊物,父母爱情中王海洋的第一任妻子
作者:雪沫 龙方媛 编辑:贾方方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说起王海鸰,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她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现象级作品《牵手》《中国式离婚》等均出... 时间:2022-10-30离婚两男孩法律怎么判,婚姻法父母离婚孩子归谁
夫妻俩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婚生子由女方抚养。但女方在未告知男方的前提下,私自更改孩子的姓名,这样可以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狗蛋小芳结婚... 时间:2022-10-30婚姻家庭等待女人的是什么,女人是嫁给爱情还是嫁给物质的男人
年纪越来越大,身边结婚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其实每次看着身边一个个相继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感触还是蛮深的。有一部分朋友可能是家里介绍的,男方家庭条件还算... 时间:2022-10-30我不想父母离婚用什么法律,可以与亲生父母断绝亲子关系吗知乎
提问:我有个朋友她没有结婚就有小孩了,因吵架分开了,男方刚开始还给一点伙食费,到后来完全不给抚养费了。现在我朋友想能通过法律让孩子跟男方断绝父子关系,... 时间:2022-10-30如何看待老年人的婚姻家庭,老了有退休金有多重要
#头条创作挑战赛#老年人退休后每月有比较高的养老金就一定更幸福吗?虽然养老金的高低不说完全是更加幸福的唯一条件,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养老金比较高的人,... 时间: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