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婚姻常识

婚姻家庭指导机构有哪些,湖南结婚礼仪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婚姻常识 时间:2022-10-29 08:47:05

开栏的话

喜迎二十大,湖南电台《为民热线》联合湖南省民政厅推出特别报道:《奋斗为民 幸福“湘”见 湖南民政这十年》,今天关注:《湖南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三湘新风拂面来》。


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新潮流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长沙市开福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益阳沅江市户籍的王靖和娄底双峰县户籍的彭琼姣拿着新鲜出炉的结婚证,脸上充盈着满满的幸福。

按照过去的规定,他们要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费时费力,湖南省民政系统刀刃向内,自2022年6月1日起,在全省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工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为每一对新人的幸福“提速”。

结婚新人彭琼姣高兴地说:“非常感谢政府出台的便民政策,我们在长沙就能登记结婚了!这是令人开心的好日子!”

今年9月16日,常德澧县10对刚领证的新人选择了别样的方式庆祝,他们没有举办婚庆筵席,而是骑着装饰一新的自行车环游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终点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新人李女士说:“游古城,庆国庆,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到有国才有家,厚植了家国情怀。”

这十年,湖南破除婚俗陋习、树立婚俗新风成效明显。2021年4月,常德澧县被民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新潮流。

如今,走进常德澧县各个村镇随处可见婚事新办、简办的村规民约。在大堰垱镇九旺村,每一户家门口都有一块贴上“勤俭节约孝亲敬老”的家风牌。村、支两委在村规民约中规定,婚宴每桌不能超过350元、随礼标准300元,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互相监督。

大堰垱镇九旺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周乃国介绍:过去办婚礼,往往要相互攀比着大操大办三四天,一场婚礼办下来要花一二十万元,现在都办的简单又喜庆,乡亲们不再为人情所累。“村民办红白喜事都要事先备案,签订申请书和承诺书,现在都是自觉、自愿地遵守村里的规章制度。”

这十年,湖南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持续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十年来,湖南将全省135个婚登机关打造成家庭建设、家风传承、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111个婚登机关达到3A标准,累计为500多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还在20个市县启动婚俗改革试点,倡导群众文明节俭操办婚庆事宜。连续多年举办“国潮”集体婚礼,受到了年轻新人的争相报名,充分发挥婚俗改革在凝聚人心、引导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突出殡葬事业公益属性,让群众省事又省心


益阳南县茅草街镇新尚村七旬老人蔡九如家中祖坟临近耕地,新尚村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花鼓戏巡回宣传等方式倡导村民厚养薄葬,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的丧葬观念。

蔡九如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将祖坟牵出耕地,还把留作坟地的0.2亩土地平整,“实行生态安葬对环境有好处,对我们子孙后代更有好处!”

▲ 益阳南县麻河口镇蔡家铺公益性公墓

南县在殡葬改革中推行全域遗体火化深埋,改善人居环境,以新建公益性公墓、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实现集片化散、就近入园,整治“田头屋后坟重重”状况。去年,南县新增逝者4700多人,没有增加一座新坟,节省耕地近100多亩。

为提高殡葬服务质量,湖南推行身后事“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今年3月8日,南县中鱼口镇铜湖村村民黎邦国的父亲不幸过世,他来到村上咨询办理父亲的户口注销、丧葬补贴等身后事,便民服务员唐艳姣指导他下载了“南县智慧政务”APP进行掌上一键办理。黎邦国说:“现在有了手机APP就方便多了,我不用到处跑,节约了很多时间。”

原来的湘西吉首兴龙陵园没有火化线,上山道路弯又多,路又窄,连基本的照明系统都没有,治丧群众不肯上来。2017年,吉首市通过政府回购,成立市属国有企业——吉首兴龙陵园公司,投资3.2亿元,新建吊唁厅17个,火化楼1栋、森林公墓山1座,扩建上山道路,为实行“集中治丧、集中安葬、 统一火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现在的吉首兴龙陵园

“以前我们这个地方挺流行‘活人墓’,但是通过政府积极宣传,提倡火化、节约土地,我们也积极响应!”治丧群众李女士告诉记者,“老人去世后,兴龙陵园提供遗体接运、存放吊唁、火化、安葬等一条龙服务,什么事都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整个流程、服务都很挺贴心。没有铺张浪费,节俭环保,省事又省心!”

殡葬改革是破旧俗、树新风的社会改革,更是一项惠民、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针对治丧成本高的问题,湘西吉首市制定出台了惠民殡葬奖补政策。例如:城乡困难群众(低保户、城乡特困人员)遗体火化免火化费,普通群众免50%火化费;遗体接运、抬运费全免;经相关部门认定采取不留骨灰的方式生态安葬奖励3000元/例,非火化区自愿火化火葬的奖励3000元/例……治丧群众张女士说:“集中治丧以后,成本大大压缩,地方政府给予群众更多实惠!”

这十年,湖南坚持殡葬事业公益属性,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05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墓地、101家殡仪馆、32个城市公益性骨灰楼,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湖南出台殡葬价格管理“两办法一清单”,明确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并对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成本监审,殡仪服务价格普遍降低。截至今年4月,湖南已有115个县(市、区)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对特困供养对象、城乡低保等困难对象遗体接运、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费,62个县(市、区)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实实在在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湖南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倡导“云上清明”网上祭扫,举办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


“十四五”期间,湖南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形成绿色文明新风尚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时回应婚姻当事人、逝者亲属等群众关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节俭节约,加快形成绿色文明新风尚。

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落实《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政策要求,开展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和等级评定,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在实现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基础上,稳步实现“跨省通办”。建立健全婚介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婚姻登记乱收费、搭车收费、变相收费专项整治。加强婚姻家庭服务,提高婚姻家庭辅导质量,探索开展婚前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和推广传统婚礼、集体婚礼、纪念婚礼,组织开展婚姻登记颁证竞赛,指导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婚俗文化墙或婚俗文化廊,支持红色胜地、风景名胜区等地建设婚俗文化主题公园,宣传推广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氛围的颁证服务品牌,弘扬优秀湖湘婚俗文化。

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坚持填空白、补短板、提质量,围绕一县一殡仪馆(带火化功能)、一县一公益性公墓(骨灰楼)、一乡(镇)一农村公益性公墓目标,完善全省殡葬设施布局,优先支持尚无殡葬服务设施的市州、县市区新建殡仪馆(含火化设备)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适当支持设施建设年代久、服务能力不足的市州、县市区改扩建或提质改造殡仪馆,重点支持一批殡仪馆开展火化炉节能环保改造,实现全省县级带火化功能的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全覆盖。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推进经营性公墓权限下放到市州,对城市公墓数量、墓穴数量和占地面积进行总量控制,指导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和殡仪服务站,在全省加快建成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节地生态为导向的安葬服务格局。完善全省殡葬管理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网上预约、远程告别、网上祭扫等“互联网+殡葬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透明的殡葬服务。

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制定出台推进新时代殡葬改革实施意见,推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突出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作用,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浓厚全省殡葬改革氛围。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全省火化区全覆盖,在湖区、山区分类开展殡葬改革综合试点,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行火化、改革土葬、集中治丧、入公墓安葬,不断提高火化率。完善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适度扩大惠民殡葬政策覆盖范围,推动各地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逐步提高格位存放、树葬、花葬、深埋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安葬率。坚持遏增量、去存量,持续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规范殡葬服务价格管理,依法治理散埋乱葬、大墓、活人墓等问题,探索开展老墓生态化改造,在“三沿六区”逐步实现见山见水不见坟、见林见绿不见墓。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发挥村(居)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作用,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引导树立厚养薄葬、节地生态、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尚。


记者:徐神、高鹏飞 通讯员:邓文艳

编审:王湘学、蒋岚、徐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