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看守所提前取保候审会怎么样,取保候审电子手环监控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04 15:42:04

南都讯 记者吴春熠 通讯员胡聿琦近日,南都记者从宝安区检察院获悉,因一起在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李早(化名)失联逃匿,检察院随即联系公安民警启动相关追逃程序,最终在海南一家咖啡馆将嫌疑人抓获。

据了解,因嫌疑人的逃匿行为触发了手环警报,宝安区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即刻向案件承办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反映相关情况,才及时将弃保脱逃的李早追捕归案。

失联逃匿遭检警抓捕

2021年5月,为获取高额回报的李早,在明知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将自己名下的六张银行卡出售给他人使用。同年8月,其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宝安区检察院经提前介入,认为李早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遂建议公安机关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同年10月,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宝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不久后,李早突然失联逃匿,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多亏了我们的非羁押人员智能监管协同平台”,据案件承办检察官刘健谈介绍,“去年年底,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的同志告诉我,在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李早失联逃匿。我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确认,随即联系公安民警启动相关追逃程序,最终因为及时发现和准确定位,在检警双方配合下,很快就将脱逃人员抓获。”

探索开展非羁押人员监管

那么,宝安区检察院是如何做到对非羁押人员精准高效管理的?这一切,都要从一枚小小的电子手环说起。

据了解,宝安区检察院早在2018年就开始探索构建“互联网+信息化+检察”的工作模式,建立了“非羁押人员动态监管系统”。当有违反规定的情况发生时,不仅电子手环会进行提醒,而且检察官手机APP和智能监管总后台也会进行警报;检察官根据手机APP的定位和信息监管非羁押人员的情况,如手机APP发生警报,即采取相关措施。

本案中,正是李早的逃匿行为触发了手环警报。宝安区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根据手机APP提醒,立即联系李早,发现其已失联后即刻向案件承办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反映相关情况,及时将弃保脱逃的李早追捕归案。

“宝安区检察院是全市首家开展非羁押人员监管系统探索的检察机关,截至目前已经对660余名非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佩戴了电子手环,有效地保证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降低审前羁押率及推进司法文明有重要作用。”主持司法警察大队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李继文表示。

在前期的有效探索下,宝安区检察院于2021年9月被列为全省“非羁押人员智能化监管”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推进非羁押人员智能监管协同平台建设。2021年10月,全市检察机关降低审前羁押率工作推进会在宝安区检察院召开。而会上,对作为宝安区检察院降低审前羁押率举措中重要一环的非羁押人员智能监管协同平台,吴澍农检察长也作了经验介绍。

据悉,随着审前羁押率的不断降低和司法文明的持续进步,检察机关对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嫌疑人采取非羁押措施正逐渐成为常态,非羁押人员智能监管协同平台也将在往后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彰显司法公正和司法温度的同时,宝安区检察院也在此正告所有非羁押人员:“守规定,莫逃匿,脱逃必被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