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桐城最近刑事案件律师,刺桐花谢刺桐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02 23:34:10

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军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

自1986年8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海军大中型舰艇用祖国山川、湖泊、城市的名称命名以来,人民海军先后有数百艘战斗舰艇被冠以城市之名,“城舰共建”成为双拥工作的一项特色品牌。

9月初,记者跟随海军“我的家乡我的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福建省泉州市,探访他们与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海上猛虎艇”泉州舰同心携手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别样风采。

福建泉州,马可波罗笔下的“刺桐城”,一个有故事的城市。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所以被称为“刺桐城”,是因为刺桐花曾环城遍植,花开时节灿锦绕城,如同一片火红的海洋。当地人说,这种红象征光明,能够凝聚力量、引领未来。踏访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刺桐城”,荣光处处可见:古有俞大猷抗倭、郑成功驱荷、施琅平定台湾……一大批名将名帅折射着泉州崇文尚武文化的绵长历史。

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海上猛虎艇”,是一艘有故事的战舰。

54年前,泉州市崇武镇以东海面炮火连天,“海上猛虎艇”一战成名,首创了人民海军近战夜战、以小艇胜大舰的经典战例,锻造了以“英勇顽强、敢打必胜”为核心的海上猛虎精神。如今,已是第四代“海上猛虎艇”的泉州舰自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后,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先进党支部。

舰市因海结缘,向海而兴。一个相同的名字,将泉州舰与泉州市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舰为城荣,城因舰威

这一天,泉州市民林文英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儿子沈闽锋会以泉州舰舰长的身份,回到家乡给父老乡亲讲述他与泉州舰的成长故事。

“我是沐浴着海上猛虎精神成长起来的‘海娃’,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我选择了参军入伍。”9月5日上午10时许,“我的家乡我的舰”主题宣传活动事迹报告会在闽南理工学院礼堂如期进行。沈闽锋告诉乡亲们,泉州舰入列那年,他们参加一次实兵实装对抗演练。面对一系列现实困难,全舰官兵铆足干劲,争分夺秒研究方案预案和武备性能,反复练操作、练指挥、练协同,目的就是为能在关键时刻更快一秒,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最终,他们首发命中靶弹,成为新列装舰艇的标杆。

在泉州,“猛虎精神”不仅响彻驻军部队,在市民心中同样也是一面耀眼的旗帜。黄田村是泉州市级重点帮扶村,为改变贫穷面貌,村支书陈其伟拿起锄头,带头挖山修路。为争取资金,他卖掉自己的拖拉机带头捐资……最终,他的执着和干劲感动了全村干部群众,大家纷纷拿起锄头、铲子到工地义务劳动。他在任期间,带领村民开通了黄田至周边所有村落的道路,村民到山外时间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

舰为城荣,城因舰威。激情满怀、能量满格的先进事迹报告,让在场听众产生了强烈共鸣:“勇猛顽强、敢打必胜”是海上猛虎精神的核心内涵,“爱拼敢赢、敢为人先”是闽南精神的根本特质,两种精神高度契合,两种文化交融相通。

果不其然。泉州舰自入列以来,舰党支部一班人引领一代代猛虎官兵在铁心向党中铸魂,在海上维权一线砺胆扬威,取得了同批舰专业学习、装备验收、全训考核等“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

无独有偶。这些年,泉州市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晋江经验”的诞生地,秉承“爱拼才会赢”的吃苦精神,创造了GDP总量全省19连冠的佳绩,成为福建省的“经济引擎”。

事迹报告会结束后,“壮丽70年”海军建设成就图片展拉开了帷幕。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生动展现着新时代海军加快转型建设的坚实步伐。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共建办主任刘洪看完成就展后深有感触:“国无防则不立,只有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才能有效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参观中,一位惠安籍的老水兵激动地说:“我干了大半辈子海军,在艇上工作生活了十余年,也到其他许多舰艇参观过,但这次看展览,感觉真是不一样。”言语之间,官兵们真切感受到了第二故乡人民对人民海军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城市情深,战舰义重

这一天,泉州籍“老猛虎”王木昌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从“海上猛虎艇”退役30年后,还能在泉州听到泉州籍舰长讲述新时代猛虎官兵的故事。一下子又把他拽回了那个魂牵梦萦的激情岁月。

作为第三代“海上猛虎艇”的水兵,王木昌退役后经常进学校、串社区,讲传统、话使命,每年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海战故事数十场,播撒拥军爱民的种子。

这是一种情怀。王木昌的这种情怀源自泉州市悠久的拥军文化。抗战时期,300多名泉州籍侨胞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加入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在敌机空袭频繁的情况下风餐露宿,与饥饿、疾病、死亡顽强抗争,驾车驰骋在1100公里的滇缅公路上,建设道路、运输物资、抢修车辆……用血肉之躯维系着国内抗战的“动脉血管”。

战争年代,大量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踊跃捐钱捐枪捐炮,支援中华民族反帝反侵略战争,许多泉州籍民众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和平时期,泉州市发展不忘国防、致富不忘拥军,大力支援部队战备训练,积极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官兵科技素养。

为让泉州舰上怀揣大学梦的舰员们实现升学梦,泉州市多所高等院校专门为泉州舰开设大专、本科函授班的“绿色通道”,强化官兵科技素养,提高学习驾驭新装备能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创新探索心理服务项目,高等院校师生登上战舰,为舰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协助舰员们缓解和疏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绪问题。

在采访中,“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会长张富英告诉记者,近年来,泉州市的企业家们致富不忘拥军,成立了拥有1200多个会员单位的企业家拥军协会。从赠送精品书籍到添置健身器材,从知名律师上舰授课到开展“文化进军营”等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泉州市企业家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泉州舰官兵的关心与厚爱。

城市情深,战舰义重。点滴温暖,让泉州这片热土成为泉州舰官兵心中温馨的港湾。泉州舰也用实际行动回报泉州市民的关爱。泉州舰党员骨干指导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着力强化组织功能,使普通职工抬头能见支部、身边就有党员。

“抓好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泉州市知名企业恒安集团的“当家人”许连捷,对泉州舰官兵连连称赞:“泉州舰与我们签订携手共建协议,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给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恒安集团通过党员标杆生产线的辐射带动,每年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连续十多年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城舰携手,再创辉煌

这一天,闽南理工学院的泉州籍大三学生刘浩男怎么也没有想到,“海上猛虎艇”泉州舰的英勇事迹报告会如此热血硬核。瞬间,点燃了他要做一名新时代猛虎传人的激情。

这是一个能让刘浩男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次日下午,记者跟随泉州市慰问团来到泉州舰停靠的军港码头。置身营区,就像漫步在一座露天的海战历史博物馆,这里的营区与文化布设浑然天成,就连山坡、楼顶、路侧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被加以得体利用,量身打造了标识。

“营区里灯箱、油画、照片,诠释着忠诚于党;浮雕、石塑、篆刻,诉说着海战历史;题词、口号、标语,描绘着建设目标。”军史场馆建设负责人曹军告诉记者,走进军史长廊,上方是蓝白相间的海空壁画前后贯穿,两侧分别悬挂着海上猛虎、海上先锋两种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过程,显眼处镶嵌着海战老英雄的照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都在讲述着一代代“海上猛虎艇”的辉煌历史:一战成名、二次移防、三轮换装、四代传承、五度出征、六建功勋……

“进入一级反海盗部署……”随着舰上指挥员一声令下,官兵荷枪实弹在舰舷两侧迅速就位。当慰问团成员还未从泉州舰厚重的历史中回过神来,一场反海盗部署港岸操练在泉州舰上迅即展开,一股练兵备战的热潮立刻扑面而来。

初秋的军港,椰风习习,海风吹在身上异常舒爽。演练结束,靠泊在军港码头的泉州舰如同一只伺机出击的猛虎。会议室里,鲜红的“海上猛虎艇”锦旗透露出了一股股虎虎生气。这时,泉州舰5名官兵代表与泉州市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展开了“舷边共话新时代”座谈交流。

你一言,我一语,相向共通的文化个性,让大家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泉州人深受开拓性海洋文化的影响,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爱拼才会赢’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滋养着泉州舰官兵。我们把‘爱拼才会赢’融入战斗文化,两种文化迅速交织、裂变,犹如风借火势、火趁风威,在官兵胸膛燃起熊熊大火,迸发出决战决胜的信心勇气,催生了‘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洋安全形势,我们会始终做到常年备战、闻令即战,深刻把握信息化战争进入读秒时代的特点,像‘老猛虎’那样,厉兵秣马、随时上阵,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泉州必将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绽放崭新光芒。”

……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同一个名字,“刺桐红”与“浪花白”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必将渲染出一幅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绚丽画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