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执行阶段需要找律师,执行的难点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3 16:16:00

作者:江苏泽执律师事务所-曾文庭

2019年4月,我们创办了全国首家专门做执行业务的律所。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执行业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得在建所之初,我曾做过一些关于执行业务市场环境和机遇的分享。
如今,再来回头看当初的分享内容,显然已经与当前的执行现状很不相符了。因为,时代不同了。
如果说三年前执行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的1.0时代,那么如今,执行业务至少已经进入到了2.0时代。

一个新的时代必然会有新的机会和新的问题,那么执行2.0时代与1.0时代有哪些不同?当前执行业务最大的难题又是什么呢?

以下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察和判断,因此本文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一、为什么说执行业务已进入2.0时代?

1. 执行业务法律服务市场:专业化、规模化

近三年来,执行团队、执行律师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现已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份,数量上呈现出倍数级的增长趋势。

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全国已成立的带有“执”字名称的执行团队已有数十个。

另外,全国很多大所都成立了执行法律事务部、执行与保全事务部、执行与不良资产业务部等专业执行部门,这些律所的执行业务部门加起来至少有100多个。

具体到从事执行业务的律师来说,数量就更多了,我个人预估目前已投入执行领域的律师至少有3000人。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律协已成立或者正在筹备强制执行委员会。比如深圳、广州、昆明等地的律协最早将强制执行与不良资产相分离,成立了专门的强制执行委员会。

执行业务已成为一项专业化、规模化的法律细分服务。

2. 执行案件当事人:对执行律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执行业务发展中获得成长的除了律师,还有当事人。

随着执行团队、执行律师数量的增加,网络上关于执行业务的知识经验输出越来越丰富。这就为当事人创造了更多对接不同执行团队,并获取执行知识的机会。

不同于以往当事人对执行认知的空白,如今很多当事人,不仅懂执行常识,还懂办案流程,甚至还懂得什么阶段该上什么执行措施。

选择范围的增加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当事人更加懂得如何选择执行团队,并且对所选择的执行团队的综合办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各地法院:执行办案更加规范

法院执行办案的软硬件技术得到快速提升,比如很多法院使用的通达海点对点、总对总的网络查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技术也在持续更新。

法院对执行更加重视,很多法院创造了新的办案模式,比如“XX+XX”团队办案模式。

另外,法院执行局的人员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执行局年轻员额法官的比例增加,执行办案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执行办案人员与律师的配合也更加紧密。

4. 执行立法:逐渐完善

最高院及各地法院的办案规范更加透明、具体。

不仅最高院经常发布典型案例,各地方高院如山东高院、江苏高院、江西高院、浙江高院等高院也经常出台更加细化的执行政策,为律师办案提供专业上的指引。

最重要的是,《强制执行法》及配套司法解释也即将出台,这更加预示着执行业务即将迈入一个新时代。

二、执行2.0时代与1.0时代有哪些不同?

1. 市场领域:从小众领域到必要领域

执行业务不再是少数人涉足的“小众市场”,而是民商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专业领域”。

不管是律师,还是当事人,都对执行业务的认知及态度有了巨大转变。

大家都正在认识到,胜诉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纠纷,终结本次执行也并非无路可走,而执行也并不能仅仅依赖法院。专业的业务必须交给专业的律师和团队去做。

2. 竞争环境:从鲜少竞争到激烈竞争

三年前,我们与客户谈判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如今谈判,几乎每一个案件都会存在案源、财产线索、价格等多方面的竞争。

即便是在执行办案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多个案件对财产线索、执行顺位的竞争。

这也说明,执行业务的早期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竞争已成为常态化现象。

3. 商业模式:从执行到执行+,执行细分

随着执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成熟,执行领域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多样化。

横向发展方面,出现执行+诉讼、执行+大数据等商业模式。

纵向方面,出现数据收集与应用、执行争议解决等更加细化的商业模式。

4. 执行关键:从挖掘财产线索到应用财产线索

执行1.0时代,执行的关键在于找财产线索。

进入2.0时代,随着竞争的加剧,以最快的速度挖掘到最优质的财产线索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挖掘财产线索是每一个执行律师必备的基础职业技能,对财产线索的灵活应用及解决方案才是执行关键所在。

在财产线索一般的情况下,如何在最恰当的时间节点推出财产线索?如何准确预测执行中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做好解决方案?

这些才是对律师办案能力的真正考验。

三、执行2.0时代,执行业务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很多律师认为执行业务中的难题主要集中在获取优质案源困难、挖掘优质财产线索困难、资源匮乏、收费比例上不去等几个方面。

但我们认为,当前执行业务中的最大难题是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争议。

以下是近一年来,泽执执行办案的一些关键数据:

  • 50%以上的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各种争议;
  • 70%以上的成功案例都经历了复杂的争议解决过程;
  • 平均每个案件解决执行争议的时间占总办案周期的50%左右。

我们每年大概要做100多个执行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会碰到异议。

假如某个案件的每一个执行环节都遇到了异议,那么这个案件可能三年时间也办不完。事实上,我们手中就有若干案件因为多个环节的异议而超过三年还未办结。

执行回款,意味着要解决掉执行过程中的所有争议。

四、执行争议的特点

1. 争议关系复杂

执行中的争议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比如:

  • 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次债务人与申请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次债务人与被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利害关系人与申请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利害关系人与被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案外人与申请执行人之间的争议
  • 案外人与被执行人之间产生争议
  • 案外人与次债务人之间产生争议

......

2. 执行解决程序繁杂

执行中的争议很多都不能一次性解决,需要进入多个救济程序,比如:

  • 执行异议
  • 复议
  • 执行异议之诉
  • 执行异议之诉二审
  • 执行监督
  • 另行起诉
  • 再审

......

3. 解决争议可能会涉及多家法院

执行中争议不仅会在本案执行法院发生、有时还会涉及另案执行案件的执行法院,甚至是再审法院。

法院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也是执行争议解决中的一个特有难题。

4. 解决争议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冲突

比如被执行人的债权被法院冻结后进行转让而引发的执行争议,就是这类冲突的典型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次债务人受让债权能否对抗法院的执行?

一边是合法的实体权利,一边是合法的程序权利,哪种权利应该更优先呢?

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法院和法官的理解和观点倾向对于案件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也正是此类问题复杂的地方。

5. 争议问题的解决途径各有不同

争议主体是对执行行为提异议,还是对执行标的提异议?

是申请执行人提异议,还是被执行人提异议,或者是次债务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等主体提异议?

不同主体、不同的争议类型,解决执行争议的途径及救济途径也是不尽相同的。

6. 不同法院对争议问题的处理并不一致

在执行异议的审理中,不仅各地法院对同类争议问题的处理态度和处理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即便同一省市不同级别的法院对同一争议问题的处理也时常不同。

甚至同一省市不同审级对同一争议问题的处理态度也不尽相同。

所以,妥善解决执行中的各种争议,是对执行律师专业水平的最大考验。

五、执行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妥善解决执行中的各种争议?

1. 精通执行及民商事法律知识,了解各地法院的裁判态度

作为一个执行律师,需要熟练掌握与执行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文件等知识。

但仅仅具备执行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执行争议的处理中,经常会涉及到公司之间的争议、股权、拍卖等法律实务。

所以我觉得一个足够专业的执行律师,首先需要拥有深厚的民商事法律知识,并且对各地法院处理不同类执行争议问题的裁判态度有快速整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 拥有丰富的执行、诉讼经验,兼具诉讼思维和执行思维

在整个执行流程中,执行争议处理环节的工作较为特殊。

这一环节需要大量的法庭对抗,因此需要律师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并且兼具诉讼思维和执行思维,以诉讼为手段,以执行为目标。

3. 具有深度钻研专业知识的习惯,善于在办案经验中总结规律

解决执行争议犹如进行一场战争,兵法有云“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打赢执行异议,同样也需要非常充足的准备。

而准备工作不可能临时抱拂脚,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对每一次实战经验的总结。

4. 具有创新、开拓思维,善于尝试新的方法策略

目前立法上对执行争议的规定并不完善,所以执行律师处理执行争议时必然会遇到无法可依、无据可循,或者不同法院处理方法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问题。

遇到这些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需要发挥执行律师的主观能动性了,能不能寻找其他的救济途径?可不可以尝试理论上可行但并无先例的方法?

我们的团队在解决执行争议时就曾尝试过很多创新,效果大部分都比预想中要好很多。

前几年,甚至现在,很多律师认为执行业务的专业性不强,不需要太多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就目前来说,我觉着这是对执行业务最大的误解。

执行业务不仅需要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持续的深度钻研和总结。如此,才能更大概率得解决掉执行中的各种争议,为最终回款扫清障碍。

在三年前,大家都在说,执行业务是一个蓝海市场。我们当时也的确享受到了蓝海市场的红利。
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行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作为当局者,我们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认知,立足当下,并以稍微超前的眼光,来做出更加客观的判断和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