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点
1.在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情形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履行调查核实职责并依据调查核实的证据作出判断。
2.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应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形并不排斥受害职工可以主张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3.在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情形下,对于事故责任的判断应遵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推断。
案情简介
2015年9月17日,林某驾驶电动车从家中前往单位上班,在途中发生事故,致林某颅脑损伤后溺水死亡。
2015年10月20日,如皋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现有证据无法查清林某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成因,出具该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2015年10月27日,公司向南通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2015年11月13日,南通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决定不予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
林某家属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南通人社局认定林某承担交通事故主要以上责任,进而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依据是否充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根据该规定,通勤事故认定为工伤须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这一条件限制。职工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属于“本人主要责任”,对于工伤认定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至于人社局认定林某承担交通事故主要以上责任,进而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依据是否充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在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情形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履行调查核实职责并依据调查核实的证据作出判断。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交通事故的法定处理机关,但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穷尽手段仍无法查清事故责任的情况。
《工伤认定办法》第九条至第十五条规定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核实的职责。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了工伤认定申请,在相关事实或证据存疑时,就有责任和义务对受理案件的事实进行调查并及时作出认定结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前述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
上述规定至少涵盖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认定是否存在“本人主要责任”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二是事故责任认定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相关事实作出认定应当有充分的证据佐证。
换句话说,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如果申请人已经穷尽举证能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履行调查核实的职责,并对调查核实所取得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判断,进而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承担的这种调查核实及审查判断职责,并非是一种形式审查,而是一种对涉及是否是工伤有关要件的实质审查。
因此,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能明确事故责任的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调查核实获取的有别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或收集的证据之外的证据作出审慎的判断,且作出的判断应当有充分的证据佐证。
第二,人社局认定林某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主要证据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第二款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第五十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根据上述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应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属于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人无责任。
具体到本案而言,人社局认定林某应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证据主要有两类:
一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所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鉴定文书、车辆痕迹检验报告、询问笔录、事故车辆照片等。
虽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现场勘查、车辆痕迹检验、尸体检验等方式形成了交通事故处理材料,但是并未依据该材料得出交通事故的性质及责任划分的明确结论,而是认定为无法查清事故所有成因,即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专业处理机构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都不能凭借所形成的材料得出事故责任认定的明确结论,显然作为非专业处理机构的人社局更不能仅凭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形成的材料得出林某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结论。
二是人社局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所制作的材料,包括事故地点照片、现场图、工作记录等。
该材料系人社局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制作,其中事故地点照片、现场图的形成距离交通事故发生已经一月余,不能真实反映当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客观情况。所做工作记录反映曾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和向经办民警询问情况,但均未制作调查询问笔录,未能反映被调查询问人员的真实陈述,工作记录显然无法替代调查笔录的证据效力,上述材料同样无法得出林某应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结论。
至于人社局提出的林某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单方事故,林某作为驾驶人应负主要责任的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人社局忽略“过错”二字,无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坚持的过错责任原则,直接认定单方事故驾驶人应负事故主要责任显然属于对该条文的曲解。更何况,人社局并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林某在该起交通事故中存在何种过错及过错的严重程度。
再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中载明“电动自行车车体右侧见倒地擦痕伴泥迹附着;后视镜缺失;导流罩右侧脱落,前侧面见碰撞痕迹;龙头左侧握把见植被附着;脚踏板右前侧饰板碎落;保险杠前部向左后变形”等内容,从“前侧面见碰撞痕迹”、“保险杠前部向左后变形”等描述来看,说明虽然事故成因无法查清,但也未完全排除受到外力碰撞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人社局并未提供证据佐证车辆上的上述痕迹非因外力碰撞所致。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明确,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人社局提供的现有证据亦不能排除该起事故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可能。
第三,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形并不排斥受害职工可以主张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文义看,受到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需具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制性条件,但该条文从责任划分角度仅排除了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的受害人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形,并未排除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情形下的受害职工可以主张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本案中,林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为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并未排除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的情形。况且,根据人社局与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申报工伤的处理意见》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要求申报工伤的,应当提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非本人主要责任(包括本人负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和无法认定的情形)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林某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形符合该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第四,在事故成因无法查清而用人单位又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形下,对于事故责任的判断应遵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推断。
《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由此可以看出工伤保险的立法目的核心要义在于工伤救济与补偿,保障因工作受到伤害的劳动者救济与补偿优先。不管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还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中,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依其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就应当成为作出行政行为或者司法裁判的指导方向。
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对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形能否认定工伤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穷尽调查手段仍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因工作遭受伤害的劳动者救济与补偿优先的立法目的,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推断。
况且,《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是从切实保护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出发,作出的排除性规定,即将劳动者负主要责任、全部责任的交通事故排除在工伤之外,其余的交通事故,包括负事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及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交通事故,均不在排除之列,都应视为属于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动者在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交通事故中存在过错并应承担主要及以上事故责任。
综上,人社局认定林某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进而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应予纠正。
判决: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责令人社局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案号:(2016)苏0611行初9号
宜昌房产纠纷找哪个律师事务所,宜昌房产纠纷找哪个律师事务所好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月 《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首创合法性审核专用章、率先建成数字化行政复议听证室、将行政复议受理咨询工作延伸到基层司法所……凭借这... 时间:2022-12-06找律师要账律师费这么算,律师费的计算标准是什么呢
大家也知道请律师要花钱,而且每个地区的律所收费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高有的低很多,这些收费标准大部分都是根据当地的司法局来制定的,但是个人律师的收费... 时间:2022-12-06泉州找刑事律师,泉州找刑事律师多少钱
2021年9月9日,北京市炜衡(泉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炜衡泉州所”)经福建省司法厅批准正式设立。炜衡泉州所是炜衡在东南城市群法律服务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 时间:2022-12-06找律师对接,找律师对接工作
嗨,大家好!我是东胜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服多多”,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和大家经常见面啦!随着我院多元解纷工作站、24小时自助法院的相继建立,许多朋友对... 时间:2022-12-06上武汉找律师事务所,武汉伍金雄律师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通讯员 陈抗 杨嵩 熊攀成立服务领导小组、结对律所共建、开展涉军法律辅导、赠送法治大礼包……极目新闻记者4月7日从武汉市洪山区人武部了解到... 时间: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