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铜川交通事故何家坊中队,王益区名字的由来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30 12:29:06

铜川市地处渭北高原,山岭纵横,河流交错,下辖区县多以山水取名。譬如,耀州区唐代设置耀州,境内有宝鉴山,因遇丰年山崖光耀如镜而得名;印台区2000年设区,以区内印台山而取名;宜君县于北魏设县,当时县城在今耀州区,因辖内沮河原称宜君水而获名。然而,王益区名来源却十分独特,是以元朝册封的“义王”王号而命名。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外,以少数民族王号命名的地名较为罕见。

让我们翻阅史书,追根溯源,剥丝抽茧,解开疑团,了解王益得名的历史真相。

疑团之一,义王是谁?

义王叫孛儿只斤?和尚,“和尚”一名是蒙语音译,非佛教僧侣。他是元朝宗室,属于“黄金家族”拖雷系。其祖父脱欢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封镇南王,曾率兵征伐安南等地,祖母是越南陈朝安姿公主,父亲宽彻普化,封威顺王,镇守武昌时修建黄鹤楼前胜像宝塔。脱欢家族世代驻守长江沿线武昌、合肥、扬州等地,负责南方诸行省军务,是元末镇压红巾军起义的重要军事力量。

和尚是家中幼子,因智勇双全,身材魁梧,善使长槊,被派往大都(北京)任元惠宗的侍卫。这时,朝廷有位权臣叫孛罗帖木儿,性情暴戾,手握重兵,把持朝政。元惠宗受到此人威胁,便倚重年轻有为的和尚,密令他刺杀孛罗帖木儿。1365年7月一天,罗帖木儿来上朝,和尚领众人在皇宫延春阁前斫杀他。此事《元史》记载道:“威顺王之子和尚,受帝密旨,与儒士徐士本合议,连结勇士上都马、金那海、伯颜达儿、帖古思不花、火儿忽达、洪宝宝等,阴谋行刺孛罗帖木儿。”和尚因有此功,加之惠宗要取得脱欢家族的支持,便册封他为义王。

疑团之二,义王和尚去向为何处?

1368年8月初,明朝大将徐达领兵北伐,围攻大都。此时,元惠宗早已北逃草原,《元史》对和尚的行踪记载是:“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当时只有防守京城的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尚的四叔)能决定侄子的去留。他感到明军来势迅猛,守城无望,便秘令和尚带领本族亲属提前撤离大都,投奔驻扎在甘肃成州(成县)的宽彻普化。侄子等人西行后,帖木儿不花指挥战斗,最终城破被杀,至此统治中原近百年的元朝落幕。

和尚率众离开大都行至河南濮阳时,遭遇明军的截杀,现场一片混乱。《郓城县志》对此记载:“五界首乡苏楼苏氏,原系蒙古,元末明初,其祖四处奔逃,被明军围堵在药材地里,追其姓名,遂指苏子(一种药材),明军信其言,放行,自此姓苏。”躲过一劫的和尚感到路途险恶,便再未西行。他起汉名苏克明,字进迪,号钢锸公,并隐瞒皇族身份,召集族人,屯垦种田,隐居濮阳。此后几代,苏氏成为当地世家大族,明清两代多人入朝为官,苏恩任兵部左侍郎、苏佑任兵部尚书、苏述任陕西巡按等等。其后裔又繁衍到山东等邻省,山东鄄城存有明代苏氏宗祠,留有和尚画卷。如今,每年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地的后裔代表,都前往宗祠祭拜。

疑团之三,“同官义王”是谁?

刚才讲道,义王和尚的队伍离开大都在濮阳曾遭遇明军截杀。如今,义王后裔根据家族资料写道:“义王和尚生九子一女。在危难时刻义王命令各个王子分头带领族人突围,自己带伤断后。”又一文章说:“义王阻击围困之敌,令长子、次子、三子带领亲属突围,王子率众冲破围困往西逃走”。由此可以判断,和尚有部分亲属得以突围,其中一支队伍在一位王子带领下,按照原计划继续西行,赶往成州。

这位王子率众翻越秦岭,进入关中,1370年前后辗转来到同官县。对此事清代《同官县志》记载:“明定天下,捕元宗室甚急。有益王者,潜居县南七里铺。其子孙以王为姓。今同川里二甲王氏,是其后裔也,故今其村为王益村。”民国《同官县志》又云:“杏林王姓,为元末益王之后。益王逃至本县西乡杏林村,遂家焉。据其族耆老及民间相传,益王初至县南王益村隐居,继而谣诼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窠沟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难村居之,后迁居松林。益王死,其后复迁杏林……”。从文中可知,他们最初落脚在漆水河畔的今王益街道办王益村,此处距离同官县城较近,听闻官府要抓捕他们,便连夜逃往西边的王家河川道,从炭科沟村旁登上西原(今耀州石柱一带),在一处村落寻求火种未得,便称此地为莫火村。接着在避难村居住,随后迁居沟深林茂的松岭、杏林,两村比邻,今属于王家河街道办辖区。

王子定居同官后,取汉名王彦龙。他带领族人耕田劳作,安居务农。乡间流传他为人乐善好施、武艺高强,留有“剿灭劫匪”“采药治瘟”“赈济灾民”等民间故事。

目前,这支蒙古族后裔约有千余人,散布于王益区松岭村、印台区南关、耀州区避难村等地。其后裔追溯始祖王彦龙时,将其尊称为义王,为了区别义王和尚,笔者称他为“同官义王”。

疑团之四,“义王”“益王”之分?

清代、民国《同官县志》认为,带领家族来同官的是元朝益王。元朝确有一位益王,叫孛儿只斤?买奴,成吉思汗叔父的后裔,1336年封为益王,镇守益都(山东青州)。据《山东通史?宋元卷》记载,“至正十七年(1357)年二月,龙凤政权将领毛贵率众由海州入海,乘船至山东半岛,二十七日攻下胶州,三月十二日攻下莱州,二十六日攻占益都,益王买奴逃走。”此时,距离元朝覆灭还有十余年,买奴没有必要向西逃,何况买奴出逃益都时间与同官县志记载的元末“益王”年代相差较远。笔者与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联系得知,买奴在封地贪婪残暴、欺压百姓,兵败之后,投井自杀。目前,青州还保留有益王府衙遗址。

铜川学者张学让撰文证实,元代高官显贵叫和尚的有三人,其一又名千奴,曾任省郎中、浙西道提邢按察使等职。其二袭父元帅职,两人都没有封为王。元朝开国以来,只有脱欢之孙、宽彻普化之子和尚被封为义王。

由此看见,清代、民国由于资料有限,信息不畅,两版《同官县志》都误将义王写成益王,并使后人误认为来同官的是和尚,实则为王子王彦龙。

疑团之五,“义王”“王益”之别?

王益区名源于王益村,《同官县志》曰:“王益村,元宗室益王之后,入明以王为姓,居此村,故名。”该村原名义王村,明、清代时期有王彦龙的后代,村内曾建有义王庙和宗祠。若干年后,从外地来了一位姓王的游医,在村中定居坐诊。他的医术高明,不但本村人求医,也有外地人来问药,义王村逐渐被人们称为“王医村”,写作王益村。从此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村名因时代久远或读音转变而讹变,在各个地区并不鲜见。例如,金锁关镇何家坊村,原名“胡家油坊”,道光年间变为“胡家峰”,后又演变为现名。陈炉镇育寨村,明初建有堡寨,魏姓定居,故名魏寨。因当地方言“育、魏”音近,转为“育寨”,沿用至今。民国《同官县志》记录义王途经的王家河炭窠沟村,从出土的明代墓志铭证实,当地原名赵家河,后因建有炭窠改称炭窠沟,还有文中所记松林村今称松岭村。

一个地名,一段历史。铜川地处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织地带,留存有大香山羌族妙善公主、延昌寺鲜卑族延昌公主、苻秦与姚秦大战的旧址赵氏坞等历史符号,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铜川历史气息和人文魅力。近年来,在多位同仁共同努力下,陆续发现了王彦龙故居、墓塚和清代义王画卷。笔者已将采访手记、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汇集成册出版,把这一关中地区独特的蒙元文化展示于世人。并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挖掘研究其文化旅游魅力和价值,给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L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