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对自动驾驶车辆使用管理
发生交通事故时权责认定做出划分
这是国内首次对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作出明确规定
新政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资料图:无人驾驶汽车。
高阶自动驾驶日趋成熟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万里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已紧紧和数字化联系在一起,具体表现就是以电动化为载体,集多项智能网联化技术于一身的自动驾驶,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在逐步解决电动化的突出问题后,包括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智能网联技术将迎来更快发展阶段。”他说道。
目前,奥迪A8、荣威MARVEL-R、广汽新能源埃安LX等多款量产车型已具备L3辅助驾驶的能力。但受法规因素制约,汽车企业只能在量产车型上开放至目前允许的L2级别。
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可以预见,目前仅处于初期阶段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即将迎来高光时刻。而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市场上关于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料图:无人驾驶公交车。
填补责任缺失市场空白
清华大学—百度阿波罗智能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管委会委员聂再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自动驾驶面临着巨大的安全挑战,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车辆在开启自动驾驶的情况下会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例如,红绿灯的遮拦、盲区、前车突然变道插入,这些都可能带来一些意外。”
那么,当一辆驾驶者放弃驾驶控制权的车辆发生事故,该如何判定事故责任?
《条例》显示:
智能网联汽车
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其中,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别)和高度自动驾驶(L4级别)的车辆,应当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并配备驾驶人。
作为自动驾驶的最高级别,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L5级别)的车辆,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但无驾驶人的完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只能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
相比于自动驾驶匹配驾驶人的问题,消费者对交通事故权责归属最为关心。
《条例》显示:
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且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负有责任的,该车辆的驾驶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因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缺陷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人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者、销售者追偿。
也就是说,只要L3级别或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开启状态下,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第一责任人均是驾驶员。
李万里认为,因为按照相关法规,无论是L3级别还是L4级别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待必要时接管车辆,所以驾驶者需要对车辆的行驶状况负责。而实际事故责任依据需要根据现场以及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判定。
记者了解到,只有搭载完全自动驾驶(L5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但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不适用驾驶人记分的有关规定。
政策规定,智能网联汽车需要配备自动驾驶模式外部指示灯,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外部指示灯启动警示和明确行驶状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车型并未配备这一装置,有关条例的实施势必会引导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在生产时配置指示灯。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条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关于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责任的市场空白,为消费者购买或使用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参考。
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混乱
一直以来,多家市场主流车企为增加产品吸引力,在介绍车辆自动驾驶技术时采用L2.5、L2.9等“L2+”的说法。东风雪铁龙全新中型轿车凡尔赛C5X、一汽奔腾全新第三代B70、星途全新一代TXl等多款量产车型,均宣称车辆自动驾驶达L2.5级别。一时间,原本正常说法的L2级别却成为稀罕物。
一位深耕汽车市场20余年、现任某自主品牌技术研发部部长的业内人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透露,车企的做法并非简单的营销话术,更多是逃避市场责任的一种“巧妙”方式,无论是L2+至何种水平,其技术底层逻辑仍是L2级别。“对于车企而言,在更主动向消费市场展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以L2级别为‘保护’,一旦车辆发生事故,驾驶者首先要承担事故责任,这也为厂家主动规避了自动驾驶引发的风险和隐患。”他认为,宣称达到L2+级别甚至是L2.9级别的车型,是否已经具备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需要引起行业重视。
如今,通常是汽车企业根据行业相关标准对自家产品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等级划分。正因如此,在L2级别基础上出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也令消费者感到迷茫。
该业内人士建议,未来汽车自动驾驶等级的认定能否有相关部门参与,让自动驾驶等级划分不再混乱。汽车企业对自动驾驶事故责任的敏感话题,是否导致了自动驾驶在L2级别的主观停滞不前?
不难推测,虽然《条例》的实施使自动驾驶向前迈出一大步,但自动驾驶若想真正规模化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新闻社
刑事案件中的律师费是什么(刑事案件律师费由谁承担)
文 | 王梓佩内蒙古包头王永明涉黑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律师当庭举报公诉人向被告方索贿30万元、当地监察机关介入调查后,7月14日,包头警方闯入该案部分律师所在酒店房间下达 时间:2023-05-15专业的刑事案件律师的费用(专业的刑事案件律师的费用由谁承担)
安康市律师协会关于印发律师服务收费指导意见的通知安律通〔2020〕4号各律师事务所:《安康市律师服务收费指导意见》已于2020年4月18日经市律师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时间:2023-05-12套牌机动车交通肇事车主责任(套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随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机动车损害赔偿纠纷逐年增长,由于机动车损害赔偿事故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套 时间:2023-04-24交通肇事谁是第三者(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赔偿由谁承担?)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字,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在5万起左右,面对如此惊人的数据,我们在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同时,也应当具备处理交通事故的基本知识。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发 时间:2023-04-22交通肇事起诉生产者(机动车缺陷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由谁承担主体责任?)
来源:法信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数据看,由机动车缺陷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机动车缺陷与其他原因结合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呈上升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 时间:2023-04-22因公事发生交通肇事(单位司机因公出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一般来讲,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是个人原因造成交通事故伤亡的由事故主要责任人进行赔偿,而不少人是因公出差发生交通事故的,那这样的情况,责任由谁承担呢?律师对话第539期邀请到天津 时间:2023-04-21交通肇事案件鉴定(交通事故鉴定费由谁承担?)
一、交通事故鉴定费由谁承担?如果进入诉讼程序,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由申请鉴定方预先承担。审理完毕后,一般由赔偿义务人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需要进 时间:2023-04-17交通肇事新车折旧(试驾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折旧费该由谁承担)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韵石近日,家住北京的张先生在某4S店试驾时,车身剐到了隔离墩,4S店要求张先生承担4000元折旧费。折旧费是什么?在试乘试驾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是否 时间:2023-04-17盗窃车辆交通肇事(车辆被盗后发生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情景案例2018年2月,代某将其驾驶的出租车停放在药店门前,未熄火、未拔钥匙,他想着买个药很快就出来。可没曾想,他的出租车居然被张某盗走了。张某盗车后驾驶出租车与行人郭某发 时间:2023-04-16阿勒泰刑事辩护费用(阿勒泰刑事辩护费用由谁承担)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中央扫黑除恶第21督导组在我区各地开展督导工作。新疆各地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在工作全局突出位置来谋划和推进,新疆各地干部群众也纷纷表示,扫黑 时间: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