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海楠
疫情之下,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牵动人心。创新灵活用工、带动灵活就业则是稳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多个重点群体就业规模的有力抓手。在通过稳定整体就业助力稳经济大盘的综合背景下,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维持一定规模以及充分挖掘多种就业方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正成为当前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的“定盘星”和“驱动器”。
其间,充分调动和激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纽带作用十分必要。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为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其中为积极助力农民工稳定就业、创新发展灵活用工服务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稳定务工规模 确保农民工就业稳定
今年以来,千方百计稳定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年初积极推进各大公共服务项目吸纳城市返工农民工群体就业,还是近期推动实施的重大项目“以工代赈”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均凸显符合农民工务工趋势变化的项目投放意图。
如何确保信息对等和畅通,让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对于项目落地至关重要,这也是人力资源服务应该大有可为之处。
“作为连接用工需求和务工需求二者的服务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理应重点加强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采取一切可为举措拓宽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背后涉及区域间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做好用工与务工间的衔接会让项目实施效果事半功倍。
如今,农民工更趋向于在本地就业。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同比增长2.4%,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本地农民工增速高于外出农民工”的特点。数据显示,2021年,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比上年增加478万人,增长4.1%。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农民工待就业群体,另一方面是就地就近的务工趋势逐渐显现。
“这就要求在确保稳定的务工规模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同时,要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的趋势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不断推进,在项目分配上更加侧重中西部地区,“这与外出农民工群体的流动轨迹相一致,也有助于就地就近对接农民工群体就业。”
贾若祥举例称,比如,在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大交通网密度的一系列工程实施中,以工代赈的机制会促进当地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增收。
《通知》也提出,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脱贫地区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广泛开展对接合作,通过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形成常态化就业帮扶合作机制。
灵活创新服务 为灵活就业群体添保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其中,一些平台外卖骑手达到400多万人。在平台上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另有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多万人。综合测算显示,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到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灵活就业。
通过各种平台和创新灵活用工促成灵活就业,正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各种形式蓬勃展开。其中,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成为遍及城市农村地区拉动灵活就业的共同点。
毕竟,平台经济的新场景和新应用让就业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灵活的特征,惠及行业也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比如,快递、货运、网约车、外卖配送、家政服务、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在内数以万计、种类丰富的就业岗位。
对于超过2亿的灵活就业群体而言,及时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必不可少。《通知》提出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餐饮、快递、家政、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招聘、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维护好劳动者就业权益和职业安全。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适应就业多样化需求的灵活就业平台,广泛发布短工、零工、兼职及自由职业等各类需求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大趋势之下,数字经济时代也为平台经济创新灵活就业岗位和吸纳灵活用工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也促使平台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蓄水池”。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创新灵活用工服务,陈秉正认为,从就业保障角度分析,唯有将持续涌现出的新业态从业者纳入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体系,才能带动更多就业,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比如通过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平台经济,创造和吸纳更多就业,是当前确保巨大就业需求落地的有效手段之一。”陈秉正说。
检察院审理阶段 需要找律师么,刑事案件,辩护律师需要提交几份法律文书
很多当事人认为,律师与公检法承办人的沟通必须是当面交流才有效。但实际上,见面交流固然重要,但司法人员也很忙,当面交流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就像一阵风,往往... 时间:2022-12-11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找律师,交通事故出院后索赔都需要哪些手续?
对于一起交通事故致人伤害的案件,出院通常是开始具体理赔的时间,因为受害人出院意味着因伤害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常见赔偿项目数额... 时间:2022-12-11询问问题应该找哪类律师,询问问题应该找哪类律师呢
大家好,这里是普宜法律,努力让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法律顾问,用生活讲法律,有问题找普宜!“请律师”的含义在诉讼中就叫做“找代理人”,也就是要找一个代表... 时间:2022-12-11网络诈骗是不是要找网上律师,投资交易平台和投资公司涉嫌诈骗罪,如何有效辩护
肖文彬:诈骗犯罪、经济犯罪大要案律师、广强所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承办过不少中央电视台报道、公安部、最高检、最高院督办或指定管辖的案件)... 时间:2022-12-11山东潍坊找刑事案律师价格,付兴刚 潍坊市律师协会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他从一名实习律师成长为山东省内颇有名气律所的创始人,他凭借自己的专业服务为上百位当事人洗刷冤情、为客户挽回几十亿的经济损失,他利用“公... 时间:2022-12-11